港都客運橘 1 往返棧貳庫與中山大學。加上橘 1 延,每日 46 班,非常便利。師生與遊客都很常搭。
今天在路易莎中山大學門市待了一下午,離開時已入夜。就近走到活動中心搭橘 1。這幾年晚上進出校園都是散步,搭公車倒是第一次。
上了車才發現是去程往文學院的車。我前面的乘客覺得好像搭錯車,問走道對側的女生。她老神在在回說沒差,最後會迴轉下山。都是英語交談,大概一邊是遊客,一邊是學生。
公車就在校園裡繞呀繞。我突然想起三十一年前到香港中文大學參加國際漢語語言學研討會,在學生宿舍住了幾晚。就是那個近似的氛圍。兩校地理環境本來也有點像,但晚上感覺更強烈。
那時中文大學學生宿舍很簡樸,但高樓層窗外的海景無敵。至今難忘。
那幾年還去過香港大學與城市理工。都是漢語語言學相關的研討會。我最懷念的還是中文大學。
人生就像洋蔥,一層疊上一層。有些是專業訓練,有些是生命經驗。笑中帶淚,淚裡又有惆悵。但也正是這些層疊,帶我們走到現在。
橘 1 繞了一圈,停下來,回到捷運站。記憶繞了一圈,下了車,回到自己的當下。
延伸閱讀
- 港都客運紅 70:岡山到崗山頭,但更像是阿蓮幹線延駛田寮
- 高雄公共運輸:縣市合併十五年之後的體驗
- 漢程客運 72 路:南高雄到榮總側門的唯一一條公車路線
- 港都客運 219 路:從山邊到港邊
- 港都客運 218 內惟幹線:串起市區裡的郊區、山腳下的聚落
- 港都客運 205 中華幹線:高雄市區到左營的古典路線
- 港都客運 69 路與 12 路:從高雄車站到小港,與捷運互補
- 統聯客運 11 路:從鳳山、苓雅、鹽埕到鼓山,串起經典的高雄
- 港都客運 70 三多幹線:把風景區、表藝場館、醫院、學校、商圈、夜市與生活圈連成一線
- 高雄客運 60 覺民幹線:高雄客運「公車化」的典範
- 港都客運 217A 新昌幹線:楠梓到鳥松,曲曲折折的長程生活路線
- 南台灣客運 28 路:高楠公路唯一的市區公車
- 高雄客運 8046B:古典的高雄台南雙城路線
- 市境之北,高雄公共運輸的邊疆(二):茄萣
- 市境之北,高雄公共運輸的邊疆(一):湖內
- 彌陀南安國小:漯底山下的純白色小學
- 公共運輸到彌陀:紅 75、紅 76、紅 78、YouBike
- 凹子底站公車候車亭新氣象
- 港都客運 50 五福幹線:最高雄的高雄市公車
- 漢程客運 168:從高雄市公車的後段提升到前段
- 高雄客運 8049:鳳山到田寮、一天一班、有緣才搭得到的長途日常
- 90 民族幹線:高雄市公車的模範生
- 100 百貨幹線:什麼都好,就是車子不好
- 梓官公車路網:紅 53 貫穿南北,紅 75、76 連絡東西
- 永安線公車式小黃:永安與岡山之間唯一的直通公車
- 高雄縣市合併十五年了,公車還是有城鄉落差
- 燕巢好山好水好公車:E09 青銀共乘,紅 58 與 8020 串連在地生活
- 義大醫院根本就是燕巢轉運站
- 從「J 寶」到橘 20:大寮公車十五年的演進
- 紅 3 林園幹線:林園的捷運紅線接駁公車
- 高雄客運 8001:串連高雄市區、鳳山、大寮與林園的長程公車
- 紅 3 公車式小黃:載你到高雄的海角天涯、市境之南
- 紅 28 公車式小黃:高雄市中心的小黃公車
- 高雄客運 8010:大樹的公共運輸骨幹
- 大樹線公車式小黃:順著丘陵地形起伏,像呼吸一樣串連大樹的日常
- 在紅 9A 公車上,看見旗津的多元與包容
- 高雄市公車的城鄉差距:縣市合併十三年之後的體驗
- 楠梓、仁武公共運輸半日遊
- 貨櫃風格的星巴克高雄小港中安門市新開幕,搭 69A 小港幹線公車來逛逛
- 旗山、美濃公車半日遊
- 公共運輸遊岡山
- 無事坐巴士:鳳山→九曲堂
- 高雄市綠 1 公車:北前鎮的社區巡迴公車
- 高雄市公車的城鄉差距:縣市合併十三年之後的體驗
- 公車體驗在高雄:縣市合併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