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三天兩頭就會出現在台北,這輩子實際上只在台北完整住過一年。二十六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從國外暫時回台灣一年。不是回家鄉高雄,而是回台北工作。
1998 年,台北的公共運輸正要從前現代過渡到現代。捷運只有淡水線(到台北車站)及木柵線,年底中和線及新店線北段通車。就這樣。最原始的雙十路網在我離開後才形成。
公共運輸的主力依然是公車。每天三千多輛公車行駛三百多條路線,載客兩百多萬人次。我對台北的認識都是搭公車沿路看窗外看來的。
我住內湖,在陽明大學工作。週一到週六每天上午八點前要進實驗室,晚上八點後才離開。清晨六點多就出門搭公車,晚上回到住處已經是十點以後。
去程從內湖搭到士林,再轉公車或捷運到北投,再走路到陽明大學的山上。回程就反過來。單程通勤時間超過一小時,將近一個半小時。現在看起來不可思議地長,但台北就是這樣,你會很快習慣。
回程有時會先搭公車進東區,逛逛敦南誠品,鑽進忠孝東路旁邊巷子裡的咖啡館(年輕時晚上喝咖啡都不會睡不著),然後再回內湖。
週日比較有空探索台北。通常也是搭公車。常常就是帶著地圖,在公車上對照窗外,看看經過哪裡。
那是沒有智慧型手機、甚至連普通手機也沒有的年代。出門一定要帶公車手冊以及地圖。現在會覺得沒有公車動態 app,也沒有 Google 地圖,是要怎樣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搭公車?
回想起來,好像也都沒迷路或搭錯車。最困難的反而是要搞清楚到底要上車還是下車刷卡,分段點與緩衝區,以及段號證的用法。現在一律上下車刷卡,里程計費,也就少了很多麻煩。
那個年代還沒有悠遊卡。台北捷運用的還是第一代儲值卡,公車則有自己的儲值卡。出個門兩張卡都得帶著。喔,還得帶電話卡。
台北的公車體驗,最獨特的,是雨天。
台北一天到晚下雨。尤其冬天又濕又冷。那年很痛恨冬天清晨六點多站在路邊淋雨等車的感覺。但是後來覺得台北最溫暖的就是雨。那些小水滴無差別地對待每一個人,而那是在台北最難找到的感覺。
通勤時段公車擠得滿滿。雨天特別陰暗。人晃呀晃,傘搖呀搖,水從傘上滴到地上。地板濕濕的,空氣潮潮的,心裡鬱鬱的。直到今天我還是覺得這真的是正宗的台北味。
那年,尤其上半年,幾乎天天感冒。外地人對本地病毒沒有免疫力,搭公共運輸時人擠人,以及手摸過太多表面。後來隨身攜帶乾洗手,到了下半年才改善。
扣掉超大豪雨以及冬天的濕冷,台北的小雨其實很美。最美的時候就是有點濕涼、下那種不撐傘走一段路都還好的小雨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