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影 DVD 收藏,以及後影碟時代的變與不變

我有大約 120 位導演總共將近 200 部電影的 DVD 收藏。清單的編輯紀錄停在十年前。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以後 DVD 沒落了,就不買了。以前像書一樣在書櫃裡一字排開隨時取閱,現在全塞進書櫃邊疆地區的一小格了。

DVD

當初為何買?如何買?

我本來就喜歡電影。也因為當年在學校開電影課,自己要多做功課。收藏的都是某種程度的經典,或某個片段可當案例。這些電影的藝術成就未必都很高,至少我個人覺得獨特,或是值得多看幾次。

購買的情境大致是逛出租店或書店剛好看到感興趣的電影特價、或是有便宜的二手貨就順便買了。

還會從國外買。有一些 3 區的電影是從韓國的網站買的。還有一些 1 區的紀錄片是從美國買的,甚至有直接跟發行的公司買的,因為亞馬遜買不到。

減法生活,減掉電視及相關的一切

DVD 沒落之後,大約 2013 年開始,家裡的視聽環境也有一些變化。電視機、投影機、電視盒與家庭劇院組(當年主流還是色差端子和 DVI) 相繼壽終正寢之後就沒再買新的。有線電視當然也跟著退租。

很晚接觸串流。直到前年為了《非常律師禹英禑》才開始看 Netflix。但也很少看。因為看得少,後來甚至是單片付費。例如最近在《公視+》付了 99 元看《聽海湧》。都是直接在手機上看。

沒電視以後,更常進電影院

過去十幾年來電視影集看得少了,但是對電影的喜好不變。甚至因為釋出了在家裡看電視的時間,跟家人一起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反而多了。看電影的時間與消費不僅沒有因為不買及不看 DVD 而減少,也許還增加了。

看電影最好的體驗,永遠是在電影院裡。我終究還是戲院咖。這幾年都在比較小型的戲院看電影,例如 in89 駁二電影院與內惟藝術中心。但不得不說,偶而在威秀影城看電影就覺得那個氛圍還是最好的。廳大,人多,熱鬧。

釋放出來的「電視時間」除了看電影,佔比最大的休閒其實是運動。不過那就不是本文的重點了。

觀影紀律的重塑

不再收藏電影,串流也未必找得到。磨出來的觀影紀律就是第一次看就要畢其功於一役。

走出電影院一定要給自己時間沉澱,儘量在當晚就記錄並分享觀影體驗。原本都是在社群網站上一兩句話記錄與分享,現在儘量寫成完整的文章。

看書也是。我向來不是那種愛寫讀書心得的人。不過因為現在看的書都是圖書館借來的,覺得還書前可以留點紀錄。看了比較有感的書就順手以單篇文章形式寫下心得。

收藏的轉變

當逐漸不再收藏 DVD(或是,書)之後,完整記錄下來的體驗與想法也更多。所以收藏還是持續的,只是不再是實體的作品,而是由作品觸發的思考的軌跡、成長的累積以及回憶的線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