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旅程的記錄與記憶

經常在各地移動,很多地方可能是第一次去,下次不知何年何月。所以我都會儘量記錄移動過程中的細節。這些記錄的方式會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演進。本文分享目前的方法。

Travel Log

隨手拍照

Travel Log

這是個古典但依然好用的方法,尤其智慧型手機拍照都會記錄經緯度。我本來就有隨手拍照的習慣。所以一路上就留下很多「時、地、物」的紀錄。至於「人、事」我自己當然會知道。

智慧穿戴

Travel Log

只要在戶外步行,哪怕只是在街上走個十分鐘,我都會啟動 Garmin 手錶的運動記錄模式。我本來就有記錄身體活動的習慣,也順便記錄了移動軌跡。事後就可以看自己怎麼走的。這些軌跡也可以為沒有地理標記的照片(一般相機拍的)加上經緯度。

電子支付

Travel Log

Travel Log

我到各地的交通及過程中衍生的消費(門票、便當、便利商店買水……),都用同一張一卡通(同時也是我的高雄交通月票),方便事後檢閱紀錄。其他方式,例如信用卡、LINE Pay 或全家便利商店會員兌換隨買跨店取,當然也會在各自的系統中看得到交易紀錄。紀錄中都會有明確的時間、地點與金額。

電子發票

Travel Log

這部分跟電子支付的紀錄互補。一卡通的交易紀錄通常會過個一兩天才看得到,電子發票有時會快一點。電子發票除了時間、地點、金額,還會詳列商品名稱。

YouBike 騎乘紀錄

Travel Log

YouBike app 的「卡片管理→交易紀錄」會有每次借還車的詳細紀錄。包括站點名稱與時間。這也是很有價值的時間標記。因為借還車時未必會拍照,一卡通交易紀錄只會有還車時間。還是 YouBike app 裡的資訊最完整。

Google 日曆

Travel Log

這部分是完全手動的。除了正式行程,我也會輸入搭乘的台鐵與高鐵車次以及飛機航班資訊。主要就是比較大範圍的移動。即使是搭高鐵自由座,上車後也會在行事曆補上車次紀錄。

Google 地圖時間軸

Travel Log

只要你把手機隨身帶著,Google 地圖就會自動記錄你的移動過程,包括你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停留多久,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從哪裡移動到哪裡。有時會記錄到一些前述各種方式遺漏的資訊。當然也會出錯,你可以在回顧時修正。

事後整理

我會在回到家中之後回顧一整天的活動。趁記憶猶新(會有一些移動過程中的休息空檔的隨手筆記作為輔助)以單張照片為單位,以簡短的圖文在社群網站(Instagram/X/Facebook)分享。其實主要是我自己想記下來的事,分享只是順便。如果當天沒整理完,就是次日抽空做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