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視獨立書店,交流時有經營者半開玩笑地說「現在還會讀書的都是老人了」。但是事實也差不多如此。人都會老,包括文青。
敦南誠品三年前結束營業時,我自己就說過:「三更半夜流連敦南誠品那年,我還不到三十歲。如今五十幾歲,深夜已經不太會還在街頭了。文青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伯伯。」
第一代誠品文青如今都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了。而新一代的文青也沒有那麼誠品了。或者應該說,沒有那麼跟「書店」與「讀書」連在一起了。每個時代的文青都有它自己的獨特風貌,以及接收資訊與心靈成長的管道。
你如果常上圖書館就會注意到,長輩們是圖書館的常客。而且一開館就準時入館,為了搶自己習慣的位子。打開小小的帆布包,拿出水壺放好,架上找到自己想看的書,回到座位就進到書裡的世界。
你不覺得這完全就是文青模式嗎?
常聽圖書出版業的朋友、尤其開書店的朋友抱怨,現代人都不買書、不閱讀了。這個問題要拆開來看。
紙書的生產和消費缺乏永續性。紙張本身的問題以外,過度出版也是個大問題。所以人們愈來愈不買書會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儘量從公共圖書館借書,不買書,也是一種永續生活的實踐。
愛讀書的人還是愛讀書,只是他們未必會去逛書店,而是進了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化更吸引人們重返。最近《八尺門的辯護人》 因影集爆紅,原著小說在圖書館的館藏也被搶著借閱。
圖書館畢竟比較綜合、通用、被動一點。人們還是需要書店的。人們進大部分的商店都是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唯有進書店買的很少是自己「想要」的書,而是之前沒想過、逛了看到才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書。從以前到現在,書店都應該是街上最能帶來驚喜的店。
只是現代的書店最好的角色不再是圖書銷售的通路,而是策展的場域。開店就是策展。要用最精準的選書在最短的時間讓站在書架前的人覺得被在意、接納與啟發。
但是為什麼愛閱讀的老文青都不逛書店了?
從大型傳統書店式微到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之間有個斷層。大型傳統書店相繼關門之後,有蠻長一段時期沒什麼書店可逛。社區裡的小書店也以賣文具(也許還有學生服)為主、參考書為輔。
時間快轉到有很多獨立書店的現代。這些書店個性都很強烈,強烈到久沒逛書店、對書店還停留在以前的印象的人可能不太看得出來這是一間書店,或是踏了進來卻感覺疏離與陌生。
當然這也要看經營者的目標客群如何設定。如果就是青年為青年開店,生意做得起來,那也沒問題。但很多經營者其實不清楚目標客群的樣貌,不清楚想做誰的生意,選書與整體的樣貌也就跟著不夠精準。為了展現理念與性格而嚇跑客人(不分年齡)者,亦所在多有。
如果你希望多一點人進到店裡,藉由書和多一點人連結,獲得一些商機,也許倒是可以想想怎麼讓中高齡族群再度回到書店。畢竟這群老文青是讀書人口的主力。
當然這事不分年齡,書本來就可以是一種跨世代的連結。只是如果可以有個機會讓中高齡、乃至高齡的閱讀人口重返書店,對雙方都會很有價值。青銀共創,地方創生,成功老化,畢其功於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