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賦能移工、讓移工從台灣帶著新知識與技能回到故鄉實現夢想的 One-Forty 正在高雄駁二 B6 倉庫舉辦年度攝影展「轉機:台灣」。今日觀展,非常驚豔與感動!
展覽從移工的原鄉開始。讓我們看到他們在成為移工之前住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又經歷了哪些事才來到台灣。這讓觀眾感受到完整的「人」,而不只是抽離脈絡的「工」。
我很喜歡展覽一開始的原鄉區設計的印尼小客廳。一張毯子,一張小桌。這區邀請你席地而坐,翻閱 One-Forty 過去五年造訪印尼二十多座城鎮的田野調查。就像是來到了印尼。
攝影作品帶著我們跟著這些移工從原鄉來到異鄉。在看著從原鄉到異鄉的真實生活脈絡及感受一張張真實的臉孔背後的情緒與情感的過程中,這些移工不再是「他們」,而是「我們」。
展覽其中一區是移工自己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展現移工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與心聲。這些生活與與心聲精采豐富,深刻動人。從創作、旅遊、登山、淨山到淨灘,甚至還有一有空就騎公路車的車友。
這再次讓我們感受到,移工不只是工,更是人;不再是他們,而是我們。本文標題其實來自一位高雄的移工在 2017 年元宵節愛河燈會拍的作品。她說:
「我們就像這些燈籠一樣,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我們每個人一起,都能在黑暗中發出美麗的光芒、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除了靜態的照片,也有許多移工的訪談影片。談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對故鄉摯愛的親人的思念。除了攝影,也有移工的詩文創作。就在觀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撕下標籤、打破刻板印象, 看到移工身為人的真實樣貌。
離開展場前有一面牆,主題是「撕下標籤,留下祝福」。一開始貼滿黑底白字、媒體報導中關於移工的刻板印象敘述。你可以撕掉一張,自己在彩色便利貼上寫下祝福的話語貼上去取代它。這設計也很棒。
這次展覽由 One-Forty 與台灣福興工業合辦。One-Forty 去年已與台灣福興合作一年,為菲律賓移工開理財及中文課。在展覽最後也可以看到兩個單位各自的努力成果。
我很早就知道 One-Forty。今年年初在台北車站一樓大廳使用方案研討會議及之後的公民團體交流上認識了創辦人陳凱翔,相當欣賞他的洞察力與執行力。而台灣福興工業更是我親自造訪過兩次的企業,對其推廣職工運動的文化相當敬佩,也是當初我和幾位運動心理學家為教育部體育署編撰《老闆愛運動》手冊時採訪的重要案例之一。
人場免費。門票上有一個二維條碼,連上一份簡單的觀展問卷。填完問卷可獲贈精美的攝影作品明信片一張。五選一。每張都超美。五張都想要怎麼辦?捐兩百元就有。如果對其他的捐款方案有興趣,就請到現場看囉。
最後是一點小小的建議,關於展覽的設計。
這個展覽是要改變社會的,從改變每一個走進展場的人開始。展覽最後有一面牆,牆上寫了你可以開始做的九個行動。但是觀眾可能看完就忘了。就算拍下來也不見得會再看。如果能夠印在門票上,或製成小卡隨填問卷的贈品附上,效果可能好一點。
印尼客廳那區要觀眾席地而坐的線索可以再強一點。觀察了一陣,真的會去坐下來的不多。那個「席地而坐」其實是很棒、很重要的體驗。就像坐在北車大廳一樣。你的視角馬上不一樣,心境也跟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