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開發最早的光學心率錶 ALPHA 的加拿大公司 Mio 今年年初推出新產品 SLICE。焦點從運動記錄轉向活動追蹤,並以個人活動指標(Personal Activity Intelligence;PAI)評估活動狀態。但這指標到底有沒有用?
(2017-04-01 更新:再探 Mio PAI 與 SLICE)
PAI 是基於挪威的一項大規模健康縱貫研究,HUNT 資料庫,分析出來的。利用個體的活動心率、年齡、性別、安靜與最大心率算出單一指標。每週達 100 PAI 以上即可降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論文於 2016 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相關研究的因果推論上還是得謹慎一點。所謂「降低」主要是資料庫各組的風險比(hazard ratio),而非個體。
100 PAI 相當於每週四十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儲備心率 85% 以上)或八十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儲備心率 75% 以上)。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週七十五分鐘高強度或一百五十分鐘分鐘中等強度低得多。對想要建立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這是較容易跨過的門檻。
Mio 的目標族群設定很明顯從早期的活躍運動者逐漸轉到運動量更少的大眾。不論從功能或 129 美金的價位來看,某種程度也算降級:從早期的中高階裝置降到入門裝置。
這未必是好事。
- 原本的重度使用者一定會離開。例如自行車騎乘往往需連續記錄達十小時,甚至更多。對能夠連續二十四小時每秒記錄的 ALPHA 2 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但 SLICE 顯然做不到。
- 不太運動的大眾也未必會覺得 SLICE 有吸引力。入門級距的產品競爭十分激烈。隨便舉個例子,Garmin vívosmart HR 差不多就也在同價位,目標族群也近似,但功能更強。
- PAI 或許有一些統計上的意義,但實際上任何能記錄不同強度運動時間的心率裝置都足以評估使用者的運動質與量是否足夠。例如把 Garmin 的週熱血時間從預設的每週一百五十分鐘調成八十分鐘也就和 100 PAI 近似了。PAI 相較之下顯得有些冗贅。
整體來說,既然中高強度運動促進健康效果最顯著,就該讓焦點回到運動。裝模作樣卻無法創造獨特價值的「活動追蹤」裝置夠多了。
以上純粹是根據可公開取得的資訊及個人使用 Mio ALPHA、ALPHA 2 與 Garmin 心率裝置的經驗作的推論。我還沒有機會實際看過與用過 SLICE。也許真的用一陣子會有新的感受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