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蘇清泉、江惠貞、吳育仁等人提案修改心理師法,將現行國考應考資格由碩士下修為學士。這搞不清楚狀況的提案引起許多批評。然而這也再次突顯了台灣心理師多年來一直未能突破的困境:工作環境不佳,且未獲足夠重視。
我 1988 年進高醫心理系大學部念書時,系上老師帶著期待的語氣說心理師法會在我們大學畢業前通過。然而直到十三年之後我從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心理師法才通過。轉眼來到 2014,又過了十三年。外人可能很難想像諮商與臨床心理社群是如何在這將近三十年的漫長期間把這個專業的教育、研究與服務的系統逐步建立起來。
我大學時期受過臨床訓練,不過後來沒做臨床工作。多年來,我還是和臨床心理社群保持接觸。我發現大家對工作困境的描述都沒有變,都覺得自己的專業在機構(例如醫院與學校)內不受重視,且待遇偏低。
國內專業社群回應這種狀況的方式是強化專業性。當年把國考應考資格由學士提升到碩士,就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提升的作法。但也有一些作法我個人覺得未必妥當,例如否定沒有心理師證照的助人者,或是諮商與臨床心理社群間為競爭有限的資源互相貶抑對方。
如果將近三十年都無法突破困境,心理師自己也要檢討。不能總是把困境推給社會不理解,機構不尊重,或是遊戲規則不公平(例如健保給付)。不然心理師從年輕剛入行到退休都被困在同一個角落,也有點悲涼。
心理師的專業社群以往「強調專業」的邏輯無法獲得認同,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過於「以專業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這和台灣的資訊產業其實很像。開發過程如果只重技術,往往會做出不好用甚至沒有用的產品。
你能為這個社會上的人解決多少問題,這個社會就能為你創造多少價值。心理師社群應該要從台灣的使用者經驗設計社群的經驗中獲得一些啟發。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設計的確需要相關專業知識與方法,但最厲害的研究員與設計師不會拘泥於專業性,而是從頭到尾都以確保自己理解使用者的生活脈絡與心理需求為中心。
我還想強調,「心理衡鑑」或「心理治療」或你在機構裡的工作項目都不算是服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種專業能力。心理師需要思考的是,人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你擁有的專業能力如何能夠轉化為滿足需求甚至超越期待創造驚喜的服務?能以符合一般人經驗的方式設計並提供專業服務,解決脈絡中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專業。
心理師應該花一點時間離開辦公室、衡鑑室與治療室,走入人們生活的田野,試著思考自己的專業能夠為人們做些什麼。如此才有機會發現真實的需求,創新的機會也才會跟著出現。困境,也才有突破的可能。把餅做大,皆大歡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