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從 2005 年底黑米共享書籤上線開始算起,台灣的本土 Web 2.0 服務已經發展了整整四年。看著這四年的後浪前浪網海沉浮,總不免有些感慨。幾乎所有的本土創新網路服務的爆發力都侷限於很小的範圍,而且持續不了太久。然後,就在 2009 年,Facebook 這個來自國外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突然在台灣引爆。即使如此,我對台灣的網路產業還是很樂觀。2009 年的最後一天,我想說說對過去的觀察、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Read More 台灣 Web 2.0.10

我經常在各地演講。多年來,我在各地看過用過的所有資訊講桌都有嚴重的設計缺失。這就是為什麼在和邀請單位討論演講場地的軟硬體設備時,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對方說「別擔心,我們有資訊講桌」。聽完這話以後,原本不擔心也開始擔心了。

Read More 資訊講桌的迷思

高雄捷運 2008 年 3 月通車以來,我就積極嘗試利用捷運與公車相互轉乘在市區移動。最難適應的是公車,因為在那之前我已二十年不搭公車。第一年只能做到週末利用大眾運輸,最近半年則延伸到平日就以大眾運輸通勤。我最常搭的公車是高雄市公車處經營的紅 21南台灣客運經營的民族幹線,偶而也搭往返捷運紅線其他站的接駁公車,以及民族路上的其他公車。一年半來,公車帶給我的體驗越來越好,但我還是發現一些顯著的問題。我在這篇文章中從「服務接觸」與「需求洞察」兩個層面彙整我的體驗並提出改善服務設計的建議。

Read More 公車體驗在高雄

多年來,我一直把教學當成一種服務。在這個脈絡下,課程是一種服務產品,學生則是接受服務的顧客。我的任務?洞察顧客體驗,設計符合顧客需求與特性的教學服務。這是一個共創價值的過程,學生獲得適性的課程規畫與教學風格,我則獲得磨鍊洞察力與嘗試創新設計的機會。

Read More 教學作為一種服務

2009 年 10 月 30 日,「網際網路網域名稱與位域管理機構(ICANN)開會通過,開放網域名稱使用非拉丁字母。在此之前,含有非拉丁字母的國際域名都必須被轉換為 punycode,例如「中文」轉為「xn—fiq228c」。三年前我曾從易用性而非技術性的觀點談中文網址的未來,而 ICANN 這次的決策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同樣的問題。

Read More 中文網址的未來(在 ICANN 開放網域名稱使用非拉丁字母之後)

社群網站 Facebook 最近在台灣大受歡迎,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要玩社交遊戲「開心農場」才加入,種菜也因此成為人們閒聊的熱門話題。熱門到有電腦賣場推出「Facebook 機」,熱門到政府部門要禁止公務員使用 Facebook。我個人積極使用 Facebook 已超過一年,卻從未玩過任何一種遊戲。如果你一定要我跟著流行語說自己在種什麼,我會說我種的是「人」。有點像《駭客任務》,但不是像電影那樣把人當成電力來源,而是當成知識來源。

Read More Facebook 與我

昨(9)日我與家人應邀參加北澤壽喜燒高雄遠百店的試吃會。我不是美食主義者,所以注意力的焦都都在服務與產品設計上。整個用餐過程中最讓我感到興趣的,是嵌入桌面的尚朋堂 SR-180T 電磁爐。這是一台觸控式的鏡面電磁爐,外觀很吸引人。但才剛開始使用,我就注意到它的使用者介面的設計問題。

Read More 刺激區辨與動作選擇:從尚朋堂 SR-180T 電磁爐談起

七十五歲的微軟研究員 Gordon Bell 寫了一本書,《Total Recall》,描述他在過去十年如何利用資訊設備輔助自己的記憶。例如,他掛在胸前的微軟實驗性產品 SenseCam 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拍一張照片,並記錄拍照時的經緯度。我是認知心理學家,對人類記憶的不可靠了解甚深。因此,即使我不像 Bell 有那麼炫的設備可以用,也早已開始使用各種電腦軟硬體與網路服務輔助自己的記憶。

Read More 我的電子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