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行政院游院長發表了一番「美國家長帶孩子去運動,台灣家長帶孩子去補習」的言論。之後,我特別透過媒體觀察了家長的反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課業繁重,不得不補習。也有家長表示,孩子小學畢業後進入國中,第一次段考考得不好,回家後哭著說覺得自己好爛。所以,帶孩子補習的理由是讓孩子考好一點,減少孩子的挫折感。我想,那些沒有投書各大媒體的家長,必然也持著類似的理由吧!然而,課業繁重,就非得補習不可嗎?孩子的挫折感,可以用補習來減少嗎?個人在此願和家長們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與想法。
我是所謂的五年級生,當年升學壓力比現在大,但我求學時從未補習過。其實我國、高中成績都很差。國中時成績始終在班上最後五分之一,到了高中三年級時甚至因為數理化三科不及格而無法拿到高中文憑,最後只能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即使如此,我後來還是應屆考上大學(高雄醫學院,我當年的母校,剛好也是我目前任教的學校)、研究所(中正大學),並有幸從美國一流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取得博士學位。回想當年,我和現在的孩子一樣,要面對繁重的課業與不佳的成績帶來的挫折感,但我的父母從來沒有逼我去補習。我能平安渡過中學那段充滿危機的時期,並走出自己的路,這其中的關鍵,和父母的態度,很有關係。
青少年階段是發展自我認同的階段,家長重視的不應該是表面的分數,而應該重視孩子能不能建立起自我認同。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包括了自我肯定(我是誰),及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我要往哪裡去)。試想,在青少年階段,還有什麼比自我肯定更重要呢?在學校裡,學業表現帶給孩子挫折,孩子覺得自己「好爛」。回到家裡,父母的反應是什麼?趕快帶孩子去補習!父母這樣做,帶給孩子什麼訊息?「對,你好爛,我帶你去補習,讓你變得比較不爛」。換句話說,你帶孩子去補習,就是接受了體制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幫著自己所批判的體制毀了自己的孩子。
希望各位父母在帶孩子補習前能夠三思。當體制否定甚至拒絕(如當年我拿不到高中文憑)你的孩子時,做父母的有沒有試著去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發現孩子的優點並肯定他的能力,陪著他渡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難關?我很慶幸,我的父母花了很多時間瞭解我的個性、興趣與能力,面對拒絕自己孩子的教育體制,他們始終站在我這邊,從未放棄對我的信心。也因此,我沒有失去自信,而能夠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自我認同的另一個向度,是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返國任教一年,發現此地的學生往往到了大學快畢業了,對自己的人生還沒有明確的規劃。他們不瞭解自己的興趣與性向,不瞭解社會現況,也無法據以設定人生目標並做生涯規劃。於是大家都往研究所擠,想躲在學校裡,過個兩三年再決定。究其原因,是他們在進大學前就已經花了太多時間在被動應付學校課業和補習上,沒有建立起主動瞭解自我與探索世界的習慣。換句話說,我們的孩子從來沒有機會結束青少年階段,他們從來沒有機會真正「長大」。不是嗎?許多中學生被禁止談戀愛,以致於進了大學後,完全沒有處理感情問題的能力,不知如何適當開始、維持及結束一段感情。於是我們不斷看到大學生因愛生恨,進而傷人甚至殺人。
一個沒有機會長大的孩子,一個只能被動應付環境壓力的人,不可能有太好的成就。游院長說「帶孩子去運動」;其實,不只是運動,父母還要帶孩子去閱讀(各種課外書)、去旅遊、去從事各種讓孩子有機會瞭解生活與世界的各個面向的活動。孩子對自己及世界瞭解愈多,他就愈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主動規劃自己的生涯發展以達到目標。我再一次覺得慶幸,在成績不佳的中學階段,我的父母仍然容許我把時間花在閱讀各類課外讀物,讓我有機會瞭解自己的興趣與性向。因此進了大學後,我反而比較不會有其他大學生經歷到的、對未來的茫然與對自我的困惑。
我絕對同意台灣的教育有很大的問題(我深受其害),確實需要改革。但不論是從我個人的經驗或專業來看,我都想提醒家長們,應該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真的,不要太在意分數,只要孩子盡力就好。有太多事情比分數重要;太在意分數的父母,只會成為傷害自己孩子的幫兇。父母親真正應該在意的是如何發現孩子的優點,協助孩子建立適當的自我認同,幫助孩子肯定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唯有如此,我們的下一代才有可能真的快樂起來。我的父母既不是老師,也沒有心理或教育學位,但他們做得到。相信各位家長,也一樣做得到。讓我們為自己加油,也為孩子們加油!
(原發表於 2002 年 11 月 27 日台灣新聞報《高醫新世紀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