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Web 2.0.08

台灣第一個本土 Web 2.0 服務黑米共享書籤,在 2007 年 12 月 22 日這天滿兩歲了。過去兩年間,台灣也陸陸續續出現了更多的本土 Web 2.0 服務。然而,包括黑米在內,這些服務的使用者群始終是非常小眾的。主要原因是,服務設計未能充分適應本地文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本地主流使用者的特性。我的期待是,本土 Web 2.0 服務能夠在 2008 年跨出重度使用者護衛的城堡,熱情擁抱主流使用者。大量的主流使用者能為 Web 2.0 服務帶來夠長的長尾,讓服務的發展更穩定、更健康。

中文輸入

中文輸入仍然是本地使用者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最大障礙。國內網際網路的普及率雖然很高,但不是每位使用者都能夠輕鬆打字。只要 QWERTY 鍵盤存在一天,中文輸入的障礙就會永遠存在。本土 Web 2.0 服務愈能減少鍵盤的使用,就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人機互動

本地使用者遇到不會用的設備與服務時,很容易作內在歸因。也就是說,覺得不會用是因為「自己笨」而不是「設計差」。這種歸因偏向導致國內十分欠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觀,各種設備與服務普遍難用(例如,台灣高鐵自動售票系統)。在此種環境中,使用者自然形成儘量避免學習操作新設備的傾向。本土 Web 2.0 服務在功能和介面上愈簡單,就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分享習慣

本地使用者基本上沒有公開分享的習慣。華人文化向來鼓勵少說多聽,而學校教育也以老師對學生的單向訊息傳遞為主。不論是在學校教室或現實社會,經常主動發表意見者往往引起負面評價,所謂「半瓶水響叮噹」。本土 Web 2.0 服務愈溫和、愈淡化「分享」、「社群」與「互動」等典型的「西方」特性,就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人際關係

本地使用者也不是完全不分享,但對象通常是有限的。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基本上還是以情感性關係為主,分享的對象也以親友為主。「與不認識的人分享」,對許多本地使用者來說,還是一件非常不自在的事。本土 Web 2.0 服務愈能掌握華人人際關係的特性,就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網路工具

絕大多數的本地使用者,仍然把電腦和網路當成工具。他們使用這些工具,是因為可以為生活帶來便利性,或可以使工作更順利。工具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也簡單,看起來有用、實際上也有用,他們就會使用。本土 Web 2.0 服務愈能對針本地使用者需求強化實用性與工具性,就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後設關係

強化工具性,不代表不重視社會性。只是,這個社會性應該是後設(meta)的。也就是說,使用者只是簡單地使用簡單的工具,由程式在後端統計使用者間的複雜關係。例如,del.icio.us 的書籤收藏人數,或 Flickr趣味照片。只有技術較原始的、前 Web 時期的 Usenet 以及 Web 1.0 時期的論壇,才需要藉由使用者間的直接互動自己去搞關係。本土 Web 2.0 服務愈能將社會性從直接關係轉移至後設關係,就愈能與強化的工具性搭配,也愈能為主流使用者所接受。

延伸閱讀:Taiwan 2.0 看 Web 2.0Web 15 歲了台灣品牌「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