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人因工程之長輩們的搭公車反手刷卡神技
低地板公車雖然方便上下車,座位集中的後半段還是有階梯的。所以最靠近後門、爬最少階的座位都劃為博愛座。剛好坐在驗…
Read More 交通人因工程之長輩們的搭公車反手刷卡神技低地板公車雖然方便上下車,座位集中的後半段還是有階梯的。所以最靠近後門、爬最少階的座位都劃為博愛座。剛好坐在驗…
Read More 交通人因工程之長輩們的搭公車反手刷卡神技十餘年來公共運輸南來北往,我的交通卡一直都是獨立放在包包最外層的隔層,方便取用。不管背哪個包包出門都一樣。來聊聊習慣的形成及演進。
Read More 我的交通卡攜帶與使用方式「陌生人之間的自然社交」是城市感的核心。在城市裡陌生人之間的距離經常很近,隨意來些交談可以化解尷尬。即使我這麼內向的人,以前在美國生活的經驗中這點還是我很喜歡的。
Read More 搭公車是最有「城市感」的社交生活在高雄搭了十五年公車,歷經捷運通車提升公車需求、縣市合併促進公車整合、公車民營化、城鄉票價一致化與交通月票幾個階段。深感公車逐漸邁向交通平權,但在高雄境內依然有城鄉差距。需要政府與業者更積極改善,以及大眾更積極使用。
Read More 高雄市公車的城鄉差距:縣市合併十三年之後的體驗荒廢的仁武西營區改造為公園,成為受到當地居民歡迎的休憩場域。看到陳其邁市長在臉書分享此事,就想利用公共運輸實地探訪。大社、仁武一帶我相當陌生,行程規劃挑戰不小。全程見聞皆已分享在社群網站。本文聚焦交通體驗。
Read More 楠梓、仁武公共運輸半日遊台灣的電子票證,不論悠遊卡或一卡通,RFID 規格都是古老的 MIFARE Classic。但是要升級難如登天。現實上,比較務實的升級作法是繞過它。也就是舊規格續用,但接受更現代、更多元的支付方式。
Read More 如果傳統電子票證升級困難,那就繞過它吧在高雄搭了十五年的公車。近年感受到最大的改變就是低地板成為標準。至少市區公車隨意搭到的每輛都是。不只促進交通平權,更縫合大眾的移動體驗。
Read More 低地板公車:不只促進交通平權,更縫合大眾的移動體驗「行政院通勤月票」從名稱看得出來一開始就是鎖定通勤族群。但是從「移動作為一種服務(MaaS)」的角度看,通勤只是移動的一小部分。這個吃到飽的月票服務在通勤以外創造的價值其實更高。
Read More TPASS 消費者洞察與行銷:一些建議每次有屏東行程都想試試當地的公車。但是路網稀疏,班次零星,想搭都沒得搭。本週五去屏東市區訪書店,時間寬裕,就覺得無論如何一定要搭到公車。
Read More 搭公車訪書店:初次體驗屏東市區公車前幾天中午在高鐵左營站的台鐵便當攤位前,排了一條長長的買便當的人龍。你如果細看都是哪些人來買便當就會發現異質性之高。各種人都來了。
Read More 台鐵便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