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公務員一些掌聲
一般人對公務員總有刻板印象:保守,僵化,諸如此類。但我過去十多年因為演講、會議或研究與公務機關交流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有創意與智慧、理想與熱情的公務員。他們默默地做了很多很棒的事。我們真的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掌聲。
Read More 多給公務員一些掌聲一般人對公務員總有刻板印象:保守,僵化,諸如此類。但我過去十多年因為演講、會議或研究與公務機關交流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有創意與智慧、理想與熱情的公務員。他們默默地做了很多很棒的事。我們真的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掌聲。
Read More 多給公務員一些掌聲春節假期逐漸接近,許多人的年節家庭聚會恐懼症也開始發作。恐懼什麼呢?當然是家庭聚會時來自長輩的冒犯。有些人總愛問侵犯隱私的問題,例如婚姻、家庭、收入或升遷。也有些人總覺得比你年長些就有資格指導你的人生。
Read More 年節家庭聚會恐懼症年齡是影響使用者經驗的重要變項。如果把台灣人依年齡大致分成 0-19 歲的兒童與青少年,20-44 歲的青年,以及 45 歲以上的中高齡,比例分別為何?我利用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重新計算。
Read More 中高齡世代與時代人們在任何時候的體驗都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個體收到的環境刺激輸入,以及心中被這些刺激喚起的相關經驗。個體用這些經驗解釋感受到的刺激(未必意識得到這個過程),解釋的結果就是體驗。用簡單的式子來表示:
Read More 一歲幼兒教我的設計課電視影集就像電影,對觀眾來說是一種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解脫,是一種重要的紓壓管道。健康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長期壓力會影響一個人的免疫系統。所以每週能夠固定觀看喜愛的電視影集,也是促進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Read More 大叔看電視中高齡的定義是四十五至六十五歲。但是對個體來說,中高齡不只是數字,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很多人對這個階段會有負面聯想,例如老化與停滯。但只要願意調整心態,這也是人生從高原到巔峰的階段。我自己再過一兩年就要邁入這個階段,當然也有不少反省。本文彙整 2011 年 6 月到 2012 年 10 月這段將近一年半的期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48 個觀點或觀察,分成四類:認同、成長、互動、印象。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 Twitter:@hao520。
Read More 充實心靈邁向中高齡媒體報導,一位家住雲林的十四歲男孩帶著八歲的妹妹未告知父母就離家環島。五天之間,哥哥用離家時身上僅有的四千元帶…
Read More 旅行的意義看到一則不幸的新聞〈疑遭嘲弄想不開,國一生墜樓不治〉。報導中提到「疑似因為個性內向,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又提到…
Read More 內向的孩子我討厭所有的社交活動。以下是 2010 年 7 月至 9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一些關於「社交」這事的抱怨與觀察,共 12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怨社交每次與親友去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店長瓊文都會為每人挑選一本繪本。大家讀完自己的之後再交換著看,然後瓊文還會要我們說說心得。我在閱讀許多繪本的文字部分時經常覺得很吃力,原因是大部分繪本的文字編排都未考慮到讀者的知覺特性。我先解說我注意到的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
Read More 繪本的文字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