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報紙和電視,還是能知天下事
我以網路作為了解台灣與世界大小事的主要管道,已經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了。過去這十多年間,更有六年是完全沒有報紙和電視的,只依賴網路。所以,我可以很確定的說,就算不看報紙和電視,還是能知天下事。而且,比起那些常看報紙和電視的人,知道得更全面、也更深入。
Read More 不看報紙和電視,還是能知天下事我以網路作為了解台灣與世界大小事的主要管道,已經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了。過去這十多年間,更有六年是完全沒有報紙和電視的,只依賴網路。所以,我可以很確定的說,就算不看報紙和電視,還是能知天下事。而且,比起那些常看報紙和電視的人,知道得更全面、也更深入。
Read More 不看報紙和電視,還是能知天下事有一位 Yahoo! 帳號是 wuloong0819tea 的使用者,於 8 月 18 日晚上 10:55 在 Yahoo! 奇摩汽車的 Honda/本田討論區發表了一篇「震撼登場 全面引爆(Google 頁庫存檔)」。文章內容主要是號召群眾自製汽油彈,於 8 月 26 日晚上 11:00 攻擊總統官邸。後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不過倒是成了新聞台說故事的話題。
Read More 我們都是「狡猾歹徒」2005 年初,蔡明亮導演的「天邊一朵雲」因為片中裸露與性愛的畫面引發許多爭議。當時,所有的媒體都只在意一件事:電影最後一幕的口交鏡頭是不是真槍實彈。我還記得,蔡明亮導演和女主角陳湘琪最後被媒體逼得激動落淚。
Read More 別看新聞台了,多看電影吧!4 月 21 日的中廣新聞網有一則新聞,標題是「推動閱讀 杜正勝說夸父追日」。如果只看到標題,可能有不少讀者會理解成「杜正勝覺得推動閱讀的人不自量力」。事實上,新聞的內容是關於教育部推動的「萬人說故事」活動的啟動儀式,部長杜正勝透過視訊參與,並扮演「故事爺爺」,為小朋友講「愚公移山」與「夸父逐日」的故事,勉勵小朋友仿效愚公與夸父不屈不撓的精神,培養堅持的意志。
Read More 如何寫好新聞標題3 月 22 日,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陳章太跟北京晨報說了一句話:「從 2008 年以後,在聯合國使用的中文一律用簡體字」。高齡 74 的陳教授一定沒想到,就這麼一句話,引發了台灣的簡繁大戰。
Read More 媒體不應煽動民眾情緒公視晚間新聞 4 月 3 日開始「體檢高雄」系列報導,3 至 6 日探討包括「追求國際友善城市 高市待努力」、「大眾交通問題多 高市民不滿意」、「高市擬建輕軌 規劃欠周詳挨批」和「直航提振高市經濟 爭議待評估」等主題。7 日的主題是「2009 世運會 行銷高雄好機會」,談到市民的冷漠及其他高雄市籌備 2009 世運會遭遇的問題。另有一「推動華視南遷 高市議會開公聽會」的報導,提到應積極爭取華視南遷,避免高雄市被邊緣化。兩則新聞探討的問題其實源於共同的深層問題:高雄市的城市認同。
Read More 高雄市的城市認同中國時報主筆兼主任記者彭蕙仙於 2 月 9 日在她的「跳舞有時」部落格發表了一篇評論電影「斷背山」的文章「隨筆與隨想:斷背山的另一邊」,因為涉及爭議性的同性戀議題,吸引許多網友在文章的迴響區域發表評論。文章的點閱率一下就衝到上萬,而評論數也達九百多篇。
Read More 中時部落格作者的天賦與詛咒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台灣的新聞媒體很喜歡用「超 + 形容詞」或「超 + 動詞」這樣的表達方式。我個人的觀察是,這種表達方式被新聞媒體使用得過於頻繁了。許多時候,「超」在其所出現的語境中,根本是冗贅的、不適當的。
Read More 別再「超」了!本周五,埃及渡輪 Al Salam Boccaccio 98 在紅海發生船難。目前已救出 389 名生還者,發現 185 具遺體。船上大約一千四百位乘客中仍有近千人失蹤,生還機會渺茫。以此情況估算,罹難人數可能高達一千人。
Read More 紅海船難「不是」鐵達尼號翻版農曆春節假期,大年初二,打開電視就在 TVBS 新聞台看到一則歧視外籍配偶的新聞,標題是「初二回娘家!大陸新娘搶搭小三通」。任何人只要稍微有一點語言與人際的敏感度,就知道「大陸新娘」一詞是對文化及性別的雙重歧視。TVBS 新聞台在應該強調客觀性的新聞報導中使用如此主觀的歧視詞彙,是極為不適當的。
Read More TVBS 新聞歧視外籍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