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高雄的公車人口主要由青少年與老人組成,介於這兩個年齡層之間的人很少搭公車。我大概是極少數的例外。我常搭公車,有時也會隨手以相機記錄候車或搭車當下的視覺體驗。以下是 2010 年 6 月至 2011 年 1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關於高雄市公車的影像記錄,共 22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高雄.公車人生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是泰國導演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獲得 2010 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最新創作。高雄市電影館於 2011 年一月的「宇宙無彊界」影展放映此片,並邀請我在十四日的場次結束後和現場觀眾談這部電影。本文是我分享的內容大綱。內有劇情,請斟酌閱讀。

Read More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每次與親友去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店長瓊文都會為每人挑選一本繪本。大家讀完自己的之後再交換著看,然後瓊文還會要我們說說心得。我在閱讀許多繪本的文字部分時經常覺得很吃力,原因是大部分繪本的文字編排都未考慮到讀者的知覺特性。我先解說我注意到的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

Read More 繪本的文字編排

凡那比颱風襲台,水淹南台灣。這幾天看電視新聞了解本地災情,發現記者還是很愛用自己的身體當成人肉深度尺。不論口語或文字都是身體部位的名稱,例如腳踝、小腿、膝、大腿、腰、胸,諸如此類。既然如此,乾脆做個像這樣的示意圖好了。不用把記者泡到水裡去,溝通效果又比記者用說的更好:

Read More 風雨中的記者

昨天中午,我前往位於蓮池潭畔的高雄市眷村文化館參觀。我穿著 T 恤、短褲與勃肯鞋Arizona 系列),剛踏進大門,館員就指著我的腳說不能穿拖鞋。我沒理會就直接走進去。離開時看了門口的標示,還真有穿拖鞋禁止進入的規定。當下覺得難以置信,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規定。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還有很多博物館也都跟幾十年前一樣禁止穿拖鞋進入。問題是,「拖鞋」的意義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Read More 穿拖鞋逛博物館

小時候聽王芷蕾的〈台北的天空〉總會納悶,為什麼沒人唱高雄的天空。高雄的天空,同樣有我們年輕的笑容還有休息和共享的角落。更棒的是,高雄比台北有更多的天空。在台北市,前看後看左看右看都是建築物,天空只有頭頂那一小片。在高雄,往任何方向都很容易就看到一大片開闊的天空。

Read More 高雄的天空

上週末,我駕車行經高雄縣仁武鄉水管路三段與澄觀路二段交叉口。我駛入水管路慢車道準備右轉,遇到紅燈停了下來。等待時,注意到位於離我至少三十米的路中央有兩面中文分別是「仁武觀音湖」與「大社觀音山」的雙語路標。直覺告訴我英語的部分必定有問題,於是我拿起相機用變焦放大的方式把遠處的路標拍下來。在相機的螢幕上,我看到難以置信的畫面:

Read More 一個觀音,各自表述

大部分高雄人只在學生時期搭公車,成年後有了自己的汽機車就不再搭公車了。原本我也一樣,但捷運通車後開始搭公車轉乘捷運,兩年下來竟也成了習慣。以下是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4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搭公車時的觀察與思考,分成五類:設計、司機、乘客、社群與自己,共 30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搭公車,在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