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
公車帶給我的視野
大部分高雄人的公車經驗都停留在學生時期。長大後有了自己汽機車,就不再搭公車了。原本我也一樣,但高雄捷運通車以後我刻意開始嘗試搭公車轉乘捷運。一年多來,竟也成了習慣。在公車上,不論觀察與思考,都有著與平時截然不同的視野。
Read More 公車帶給我的視野記住自己現在的樣子
每年都有學生畢業,但是今年我的感覺特別不一樣。在兩天前的謝師宴上,多半的時間我都坐在最後面的角落,靜靜地看著你們,試著弄清楚自己的感覺。我發現,我還沒有準備好要跟你們道別。
Read More 記住自己現在的樣子筆記本
多年來我一直有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即使有了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以後依然如此。對我來說,筆記本是輔助思考與記憶的工具。我習慣在思考時把想法寫在筆記本上,或是試著把想法視覺化,然後繼續想別的事。這讓我可以隨時回頭檢視剛剛想到了什麼,而不會加重自己的記憶負擔。從 2001 年開始平均每一兩年用一本,到現在已經用到第六本了。
Read More 筆記本太空站與部落格
我很喜歡以太空站來類比部落格,因為兩者都是為了「存在」:建造太空站的目的是讓人類能夠永久存在於太空中,經營部落格的目的則是讓個人永久存在於網路上。兩者都是長期的工程,成果是逐漸累積的。有必要時,兩者也都會面臨銷毀舊站、重建新站的決定。
Read More 太空站與部落格我的太空夢
如果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天上掉下十億台幣在自家門口,我只會想用這筆錢做一件事:聯絡俄羅斯太空總署談個好價錢,讓我可以搭乘聯合號太空船到國際太空站住個 10 天,再回到地球。這一趟旅程的花費約在 2000 至 2800 萬美金之間,換算成台幣大約是 6 億 8000 萬至 9 億 5000 萬。
Read More 我的太空夢療癒公路
前幾天,我到慈濟大學講一堂早上八點的課。上課時間太早,無法當天來回。前一天就要到花蓮,第二天講完課後再回高雄。既然不趕時間,我就決定自己開車。我原本就喜歡長途駕駛,十多年前曾從伊利諾州中部連續駕駛 16 小時到紐約市,距離達 1000 英里。這次從高雄往返花蓮的路程,單程 360 公里。兩天都是上午 10:30 出發,晚上 6:30 抵達目的地。在台灣難得有這樣的駕駛經驗,真是十分過癮,也讓我再度感受到公路的療癒力量。
Read More 療癒公路當我們離開地球
《從地球出發:NASA 任務 50 年(When We Left Earth: The NASA Missions)》是探索頻道( Discovery Channel)製作的紀錄片,回顧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自 1958 年成立至今 50 年載人太空任務的歷史。美國與台灣的首播日分別是 2008 年 6 月 8 日與 9 月 7 日。全系列共六集皆以人為中心,從人性而非科技的觀點看太空任務。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太空任務紀錄片。
Read More 當我們離開地球飛行的感覺
最近到花蓮出席一項活動,需要當日從高雄往返。鐵路與公路運輸皆不符合需求,於是我決定搭飛機。高鐵通車之後,我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搭過飛機。依照過去的習慣,出發前幾天我在網路上訂了票。當天上午到機場櫃台取票後,又順著記憶中的路線通過行李檢查走進候機室。然後登機,繫上安全帶,等待起飛。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直到飛機離開地面之後。
Read More 飛行的感覺酒話
大雨過後的深夜,倒了一杯 Martell XO,坐在電腦前。看著那杯酒,不知道為什麼,一切都變得有些陌生。很久沒有在這個時候仍然醒著感受深夜的寧靜了,更不記得上回是什麼時候在這樣的夜裡還獨自醒著而且有一杯烈酒在手中。
Read More 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