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

2013 年 4 月 24 日,我到台大心理系討論會對研究生與老師們作了一場演講,講題是「一個認知心理學家的探索旅程:從認知到設計,從學界到業界」。主軸是分享自己從 1988 年進心理系至今 25 年一路上的觀察與感觸,同時介紹使用者經驗設計,並反思國內的心理學教育。

Read More 心理人的心裡話

我每個月總有一兩天會來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找個位子坐下來工作,讓落地窗前的影像與店內的聲音刺激我的思考。這天下午,剛好遇上微光計畫的音樂會。我留下來聽兩個女孩的動聽音樂與精采故事,看她們與台下的大人與小孩熱情互動。心想,這正是台灣最值得驕傲之處:對細緻生活層次的敏感度。

Read More 尋找台灣的價值

我開車進廠保養經常被提醒,若接到滿意度調查電話請回答「非常滿意」。後來我才了解,原來這項指標會被公司用來評量員工表現。如果顧客沒有給最高分,員工會被要求寫報告並設法讓顧客提高分數,甚至可能被扣績效獎金。這種作法在民間企業與公部門都很常見,但對於改善服務品質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Read More 滿意度調查無法告訴你的事

麵線糊是既傳統又簡單的小吃。它簡單到即使詞彙豐富的美食專家對它的描述可能都很平凡,而那樣的平凡正是我喜愛之處。我喜愛的是它的古早味。更精確地說,我懷念融入了童年回憶現在再也嚐不到的古早味。

Read More 麵線糊這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