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的減法設計時代
上個世紀的人對居家生活的想像是加法設計。家裡要有所有的機能,尤其休閒。每種機能要有一個空間與一組物品與設備,甚至更多。來到這個時代,居家生活正逐漸轉為減法設計。
Read More 居家生活的減法設計時代上個世紀的人對居家生活的想像是加法設計。家裡要有所有的機能,尤其休閒。每種機能要有一個空間與一組物品與設備,甚至更多。來到這個時代,居家生活正逐漸轉為減法設計。
Read More 居家生活的減法設計時代台鐵今年在南部推出 120 元的雙主菜「好事成雙」便當,每月營業額超過百萬元,相當於每日售出 500 個。但跟全國每日平均銷售 2.5 萬個便當的總數相比依然只是九牛一毛。顯見大家還是愛經典款。
Read More 台鐵 120 元便當的機會與挑戰六年前無意間接觸到 Persil 酵素洗衣精就一試成主顧。這也是我連續使用最多年的洗衣精品牌。(其他家的酵素洗衣精,例如 Ariel,還沒用過。)
Read More 酵素洗衣精:近年最有感的洗衣科技在城市內或城際間利用公共運輸移動,在一個行程與另一個行程間,難免遇上需要趕時間的情況。我個人雖然料敵從寬、會儘量預留緩衝時間,但也難免會需要趕一下。我有幾個基本的原則。
Read More 如何趕時間雖然我三天兩頭就會出現在台北,這輩子實際上只在台北完整住過一年。二十六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從國外暫時回台灣一年。不是回家鄉高雄,而是回台北工作。
Read More 城市與公車,二十六年前的台北與我使用公共運輸在城際間或城市內移動,在交通場站內經常遇到需要上下樓的情境。對電扶梯與樓梯的使用,我自己有一套長期磨練下來的原則。不僅不排斥走樓梯,甚至會以樓梯優先。尤其上樓。
Read More 趕時間請走樓梯,不趕時間更可以走樓梯(電扶梯就站好站滿)在臉書的動態回顧中看到一則十五年前(2009-10-23)的動態,底下自己有一則留言:「今年下半年開始,我平日只利用步行、公車與捷運在高雄市移動,只有週末才開車。」
Read More 只是等待是等不到世界變得更好的,你必須在它還不夠好的時候就開始參與改變騎 YouBike 還車時,旁邊一位女士正在路邊的機車停車格中試著擠出一個可以把車塞進去的空間。這時就覺得公共自行車真好。借車時拉出來就騎走,還車後拍拍屁股就走。而且到處都可借還。
Read More 自由的滋味先說結論。搭台鐵和高鐵時,前座乘客把椅背往後推到底,我不曾感到任何困擾。我自己上車坐定的第一件事也是把椅背往後推到底。尤其高鐵的椅子比較硬。椅背往後倒,坐得舒服一點也穩一點。
Read More 一推到底,搭車調椅背不煩惱我這一年來常以料理來比喻步行環境的營造。講著講著剛好遇上 Netflix 播出《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就覺得應該要寫下來。
Read More 料理、步行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