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的感覺
最近到花蓮出席一項活動,需要當日從高雄往返。鐵路與公路運輸皆不符合需求,於是我決定搭飛機。高鐵通車之後,我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搭過飛機。依照過去的習慣,出發前幾天我在網路上訂了票。當天上午到機場櫃台取票後,又順著記憶中的路線通過行李檢查走進候機室。然後登機,繫上安全帶,等待起飛。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直到飛機離開地面之後。
Read More 飛行的感覺最近到花蓮出席一項活動,需要當日從高雄往返。鐵路與公路運輸皆不符合需求,於是我決定搭飛機。高鐵通車之後,我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搭過飛機。依照過去的習慣,出發前幾天我在網路上訂了票。當天上午到機場櫃台取票後,又順著記憶中的路線通過行李檢查走進候機室。然後登機,繫上安全帶,等待起飛。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直到飛機離開地面之後。
Read More 飛行的感覺無線簡報器是專業簡報者不可或缺的設備。2006 年 9 月,我在「我的無線簡報器使用經驗」一文中報告了我的使用經驗。從 2003 年開始,我一共用過三支無線簡報器,平均每兩年更新一次。更新設備並不是因為舊的壞了。2006 年買 Raytac PS2440 是因為原本的 Benq Presenter Pro 簡報器用的 CR2450 鋰電池又貴又不容易買,最近買 Kensington 72280 則是因為覺得之前買的兩支簡報器都太醜了。
Read More 我的無線簡報器使用經驗(2008)高雄捷運紅線通車以來,我一直在嘗試尋找利用捷運的最佳方式。連續幾個周末,我都不開車,改搭接駁公車轉乘捷運。我和大部分的高雄人一樣,平常是不搭公車的。這幾次等車都沒等太久,公車司機態度也不錯,我對公車的信心倒也恢復一些。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就想進一步在平日也嘗試利用大眾運輸系統。不幸的是,我的第一次平日搭乘接駁公車轉乘捷運的經驗就十分不愉快。
Read More 捷運起跑了,公車呢?「是那種碰觸的感覺。走在任何城市,你和人們總會踫撞或擦身而過。在洛杉磯,不會有人來踫到你。我們總是在玻璃和金屬組成的車廂裡。我想我們就是太懷念碰觸的感覺,才會為了想要有些感覺而撞在一起吧。」這陣子,在高雄捷運的車廂內看著來自各地的人們,總是會想到電影《衝擊效應》開場的第一段話。
Read More 碰觸的感覺我習慣隨身攜帶一個簡報工具包,讓我能夠在各種場合順利完成簡報、演講與教學。2006 年 10 月,我寫了篇「我的簡報工具包」介紹過當時工具包的內容。過去這段時間,我更新了一些設備,但也還是繼續使用一些舊而穩定的設備。目前的簡報工具包內含 15 件物品,分成基本、儲存與電力三組裝置。
Read More 我的簡報工具包(2008)高雄捷運紅線 3 月 9 日通車,高雄市交通局的 20 條捷運接駁公車路線也同步啟動。交通局的網站上有捷運接駁公車路線一覽表,也有路線圖。但網站上的 PDF 檔解析度太低,不如在捷運站發放的印刷版本清楚。我把今天在捷運站拿到的接駁公車路線圖掃描成影像檔,放在我的 Flickr 相簿,希望對想搭高捷卻不熟悉接駁公車路線的朋友有所幫助(影像原始大小是 5969×2050 像素)。
Read More 高雄捷運接駁公車在台灣,一般人並不常使用標準指法在電腦鍵盤上打字。在電腦普及之前,英打是高職商科才會學到的專業技能。中文電腦普及後,絕大多數的中文輸入法並不需要標準指法,使用者也就用自己發明的方式按鍵。唯一的例外是行列輸入法,字根定位與手指動作結合,十指必須在標準鍵位才能順利打字。我使用標準指法打字的習慣,就是二十年前學行列輸入法時養成的。一旦學會了指法,之後的英打也一樣快速。
Read More 鍵盤情結我習慣隨身帶著相機,遇到吸引我注意的景象時可以即時拍下來。很多時候拍完照就繼續做其他的事,回到家中整理照片時早已忘了拍照地點。憑印象看地圖,有時可以認出部分照片的拍攝地點。但還是有一些照片,就是想不起來在哪拍的。為了減輕記憶負擔,最近買了一台 GPS 軌跡記錄器,跟相機一起隨身帶著,自動記錄拍照時所在的位置。
Read More GPS 軌跡記錄器媒體報導,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已於元月下旬通過「國語文研修草案」。其中一項修改內容是詞彙的改變:以「華語文」取代「國語文」。不意外,有人覺得這是「去中國化」。推動此案者心中是否有此意圖,我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改變不僅不會讓台灣去中國化,反而會讓台灣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華語文社群更親近。
Read More 華語文2007 年 11 月到 2008 年 1 月共三個月,每星期三晚上我在誠品高雄大統店都有一場演講。每場一小時,每個月一個系列四場,三個系列共十二場。我經常演講,但這十二場誠品的演講仍然為我帶來許多獨特的經驗。
Read More 十二場誠品的演講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