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階城市

People Love Silver (and White) Cars

KMRT Red Line

高雄是一座灰階城市。從街道、建築到人們騎的機車、開的汽車、穿的衣服,都沒有什麼彩度,就像 1998 年的電影《歡樂谷(Pleasantville)》一樣。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偶而點綴其中的計程車的黃色,某些國中運動服的粉紅與粉藍,還有剛吐到地上的檳榔汁的鮮紅色。

即使我在高雄生活了一輩子,還是很難把高雄的低彩度與人們印象中高雄的熱情關聯起來。事實上,高雄的低彩度常常讓我聯想到慈濟靜思堂。與靜思堂不同的是,靜思堂刻意的低彩度至少給人平靜的感覺,高雄自然的低彩度給人的感覺卻是抑鬱。

這是一個沒有活力的環境。顏色反映情緒。高雄人的情緒大部分的時候其實是悶在心裡的,只有某些時候會像土石流一樣突然爆發出來。那種接近全有全無的強烈差異,就像看完羅夏克墨漬測驗前七張灰階的圖片之後突然看到彩色的第八張一樣。

高雄,有大都市的人口,卻沒有大都市的繽紛;像農村一樣單調,卻沒有農村的樸實。如果高雄這座城市有意識,如果我們這些市民的集體意識構成高雄的意識,我不相信這座城市是真正快樂的。也許,高雄的熱情事實上是躁鬱。去年世運是我們的躁期,之後則進入長時間的鬱期,一直到現在。

你知道嗎?就連海的顏色也不一樣。旗津的沙灘是灰色的。除非天氣特別好,海水通常也是灰色的。

記憶中的高雄一直是灰階的。當年的高雄有水泥廠、化學工廠、合板工廠、拆船廠、煉鋼廠、煉油廠,空氣污染非常嚴重。不管什麼時候,都是灰濛濛的一片。

我還記得,中學、甚至是大學時期,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一個人背著背包離開高雄搭客運到墾丁。沒有什麼特別的行程,就只是為了沿著海岸公路步行直到黃昏,邊走邊看墾丁的海洋與天空。置身於那樣的色彩與質地之中,那樣的體驗是有療癒力量的。

這些年,高雄的污染情況改善許多。然而,當空氣變得清淨,我們看到的高雄卻仍然是灰階的。我知道,你也想到了戴立忍導演的《不能沒有你》。就是那樣的感覺。

是的,在少數的幾個地方,例如駁二,有藝術家為這座城市注入了一些色彩。但我不確定這他們是否能像《歡樂谷》裡的那對兄妹一樣改變高雄。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有任何人能夠做到,必然不只是在這座城市的表面塗上了顏色,而是讓改變深入每一個高雄人的內心。

高雄是高雄人的。如果高雄人的心是灰階的,高雄就會是灰階的。如果高雄人的心是彩色的,高雄就會是彩色的。

我希望自己是彩色的,雖然我有點懷疑。你呢?你是彩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