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萬聖節:家庭價值的典範轉移

萬聖節前一週的週末晚上到衛武營散步,巧遇大南瓜試燈。草地上小孩盡情奔跑,外圍也開始有一些攤販開賣南瓜提燈。大家都來「預演」萬聖節了。

Halloween

兩年前我寫過〈萬聖節已經是本土化且無包袱的台灣家庭節日了〉。那時就提到:

  • 它讓年輕家庭可以放下傳統節日的家族與習俗包袱,過個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日。
  • 最早參與萬聖節活動的小孩,有些如今已成為父母,這個新節日的「傳統」開始跨代傳承。
  • 它是一種被發明的傳統。就像中秋烤肉一樣沒有包袱,促進家人交流,跨代平行參與,也讓家中長輩的主導權自然退場。

重點是,台灣社會的家庭價值逐漸從父子軸轉向夫妻軸,也逐漸需要放下舊包袱。萬聖節剛好合用。

萬聖節在台灣不只是熱鬧的節慶,更反映了家庭價值的變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