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造訪屏東縣民公園,印象非常好。
由工業遺跡轉化的地景簡潔、低調又現代。像高雄港邊的開放空間一樣,讓人邊走邊探索,不知不覺走上許多路。
最好的休閒場域要能讓人脫離坐式生活,自然增加活動量。這裡做到了。下午四點還是很熱,但我看到不少人從復興路入口走到另一側出口,距離約 1.5 公里,其中很多是長輩與跨代家庭。
沿途設有提供遮蔭的棚子,讓民眾可以躲太陽,擦汗,喝水。廁所也很乾淨。
東側的共融遊戲場更是精彩,遊具設計多元,讓各種需求的孩子都能盡情玩耍。
最近正值「屏東夏日狂歡祭」,園區更多了不少遊樂設施。更好玩了。
經過香蕉酷 COOL 大型充氣氣偶的陰影時看到兩群人。一群是駕駛電動輪椅的障礙者,另一群是年輕女生。
這是一座每個人都被接納、都能能找到位置、自在使用的現代公園。觸發行為改變,促進身心健康以及家庭與社會連結。屏東做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