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狹長的高雄市大樹區曾有貫穿全區的糖業鐵路旗尾線,運送旗山糖廠的蔗糖及旗山與大樹的農產品至高雄市。相關設施在不重文資保存的八零年代初期全數拆除。《大樹小火車尋跡》試著還原這段歷史。
鐵道雖然被拆到不留任何遺跡,但現在的很多生活紋理都是糖鐵定義的。為什麼永豐餘在九曲堂設造紙廠?造紙原料之一是蔗渣,全台灣的蔗渣都透過鐵路送來這裡。
糖鐵的路廊有很多以道路形式持續存在,通常都是小巷或產業道路。例如龍目一帶公墓間的小路。過了大樹市區再往北的台 29 線都是原本的糖鐵路廊。
地名也保留了部分記憶。我借到這本書的高市圖大樹三錧位於溪埔,昔時也有車站。現在省道邊的統一超商那排透天厝就是原本車站的位置。
溪埔北邊的麻竹園,佛光山所在地。這裡也曾經有車站。再往北的嶺口站就位於現在的中油嶺東站。
這本書的前三篇探遺跡,之後兩篇則是軼人軼事與回憶。遺跡保留得不多,但糖鐵塑造的紋理留了下來。
接下來說說我自己比較熟悉的高雄市區。尤其是鳳山。
當年鳳山護城河以外幾乎都是台糖的土地。很多現在住人的地方原本都是台糖農場,道路原本都是糖鐵。例如鳳山中崙的國宅社區原本是台糖農場,現在的中崙路就是糖鐵路廊。
有時候你會注意到在直角交錯的街廓中有一條歪歪斜斜長長的路穿過。幾乎都曾經是鐵道,或是河道。
糖鐵廢除得早,路廊早已被佔用或重劃,通常不會有鐵道遺跡。但也還是有例外。例如我就在鳳山文龍東路與力行路之間的北辰街發現一小段殘存的水泥圍籬。
再往南接近台 1 線處也還有一點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