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島紀行

因緣際會從高雄一日往返金門,也是我第一次造訪金門。去程 AE301 8:25 抵達,回程 AE308 15:20 起飛。09:12~14:06 在金城鎮短暫停留。行程前後的空檔(9:12~10:38,13:06~14:06)就在鎮上隨意走走。時間不長,但是印象深刻。

Jinmen

公共運輸

Jinmen

8:25 搭機抵達,8:52 搭上往金城的藍 1 公車,9:12 到金城車站。用一卡通搭車,一段票 12 元。非常順利。我其實是先查好公車班次再挑能配合的班機。等車時跟陌生人聊天也很好玩。有幾位後來在鎮上走著走著又遇到。

Jinmen

這班藍 1 公車從山外往金城。我們在民航站上車時,車上幾乎已經全滿。蠻多都是要到鎮上就醫、買菜的長輩。公車並非全面低地板。例如我搭的這輛還是傳統有階、但座位較多的客運配置。到金城站有長輩提著菜藍車下車就比較麻煩。但老人家很健康,慢慢來沒問題。

戰地政務的生活遺緒

Jinmen

金門雖已解除戰地政務三十餘年,過往之嚴格管制無意間保留的良好的生活質地延續至今日。例如建物高度的限制使得城市開闊通透,更像是有生活感的現代宜居城鎮。而過往對私有運具的抑制也讓居民養成步行及使用公共運輸的習慣。大部分聚落也都是適宜步行的。

Jinmen

現場觀察,現在大概處於過渡期。街上房子愈長愈高了。愈年輕的世代愈依賴汽、機車,愈不使用公共運輸,也愈不走路。機動車輛快速增加。簡單說就在步台灣的後塵。但整體來說跟台灣本島的各縣市相比,還是好很多。希望未來在更便利的同時也能維持原本健康的生活方式。

聚落街廓適宜步行

Jinmen

金城(以及據我了解,金門大部分聚落)都十分適合步行。我前前後後走了兩個半小時共 3.4 公里。雖然很多時候走的是車道,有號誌的路口不多,但全程都覺得很輕鬆自在,也覺得相當安全。唯一的困擾是天氣又熱又曬,而房子不是沒有騎樓就是騎樓不通。這時就要依賴建物的陰影以及店家門口延伸的雨遮,以及適時補水。

Jinmen

我是老經驗的步行者。我覺得沒問題不表示真沒問題。例如金門的房子比較小,所以營業空間常常是多樓層配置。便利商店廁所與座位區常在二樓。郵局郵務在一樓,儲匯要上二樓。再加上路是有坡的,有時到一樓店門口也得爬個幾階。而不是每個空間都有很好的無障礙環境。這也都需要再改善。

老人習慣公共運輸與步行,且頗健康

Jinmen

金門的老人很習慣公共運輸與步行(以及自行車)。穿搭都俐落合身,不妨礙身體活動。隨身配件如包袋及菜藍車,也都為了步行最佳化。常走路的人才會注意這些細節。而他們的體態、步態與神態看起來都很健康。

Jinmen

一早的金城車站有很多老人拉著菜藍車準備搭車。經過衛生所時也留意了一下。很多老人搭公車來。還有一些是走路。騎機車的很少。整體來說街上看到的老人都很健康,沒有狀況很不好的(跟台灣本島各縣市相比)。

特色小吃嘗鮮

Jinmen

因為停留時間有限,食物只能挑重點吃。一早剛到金城車站,就近找了便利商店補水之後就去我的學生推薦的巧味香吃早餐,蚵仔麵線 80 元。金門的麵線糊是白麵線。我有心理準備會很大碗,結果比我預期得還大碗。而且蚵仔超多。拍這張時我已經拌過了。剛上桌時整碗都被蚵仔覆蓋!

Jinmen

下午回機場前的空檔吃廣東粥。沿民生路走,先經過聯成,好多人排隊。時間寶貴,當機立斷改吃另一間,在地人推薦的米香屋。一碗 80 元。這種天氣吃滾燙的蚵仔麵線廣東粥真是熱上加熱,但是很過癮。

景點走馬看花

Jinmen

因為這趟不是來旅遊,時間也很有限,就以體驗整體的質地為主。記錄一下沿途短暫停留的景點(或單純我有興趣的點):金城車站、金城郵局、全家金門金城店、模範街、貞節牌坊、靈濟寺 、巧味香小吃店、金城老街、光前路福德宮、浯島城隍廟、全家金門城隍店、後浦武廟、中正國小、浯江書院、金門基督教會、北鎮廟、金門憲兵隊、米香屋廣東粥、邱良功古厝、清金門鎮總兵署。

宜居城市

Jinmen

適宜步行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可步行性(walkability)愈高,居民騎自行車或利用公共運輸的比率連帶地也較高,而肥胖與相關疾病的盛行率也愈低。人們喜歡走路,經常走路,到處走路,就能在移動過程中促進身心健康,和城市建立新的連結。

Jinmen

金門的基礎條件很好。如果持續改善步行環境,以及以更完善的公共運輸減緩汽機車數量的成長,金門就會是宜居城市的典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