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生》精準重現了 1970 年代的電影質地

看電影之前只知道電影的時空設定在 1970 年代,電影片頭剛開始幾秒我就知道我錯了。不只是故事發生在那個年代,整部電影就是要讓你覺得這是一部在那個年代拍攝的電影。

The Holdovers

1970 年代的電影質地

片頭的呈現完全就是那個年代的電影的風格。不論是致謝名單的排版與呈現方式,字體與商標的設計與選擇,乃至很細微的、模擬出來的膠捲瑕疵。

那個膠捲瑕疵很巧妙。我一開始幾乎要以為這片是用膠捲拍攝的。不過因為只出現在片頭,就知道那是做出來的效果。還是做得很好。跟片頭的其他線索一起帶出那個年代的電影味道,把你帶回那個年代的電影中。

電影的場景設計(全部實地實景拍攝)、敘事節奏(完全順時序緩慢展開)乃至運鏡手法都是 1970 年代的風格。尤其有一幕鏡頭的快速縮放,你不會錯過的,真的是那個年代的電影常見的手法。

電影的寬高比很有趣。我一開始覺得是 1.85:1,但又有點不一樣。後來才知道是 1.66:1。其實那年代的美國電影常見的寬高比是 1.85:1,大致是 4:3 和 2.35:1 之間的折衷。1.66:1 同樣也在這個區間,但主要在歐洲。

總之更古老的電影經常是更窄的 1.33:1。到了後來再愈來愈寬。愈窄愈適合講人的關係,愈寬愈適合大景。中間這個範圍就是折衷,可以講故事,也可以講景與境。現代還是有電影以 1.85:1 拍攝,但不多。

剪接就稍微現代一點。那年代的電影場景切換偶而會給人有點突然的感覺,這部電影就非常平順。還有一些不那麼容易覺察的、融新匯舊的小細節讓這部電影同時像是那個年代拍的電影,這個年代的人觀影又不會覺得有距離。真的精采。

2024 年比 1970 年更保守

這部電影的分級是限制級(在台灣是普級),也反映時代的演變。我看到片頭那個大大的、紅色的「R」,百思不得其解。一部講中學師生、春風化雨的故事,何以是限制級?

電影沒有暴力血腥,沒有性行為與裸露(連女性的內衣與乳溝畫面都沒有,只有對話中提到)。但是劇中每個人都在抽菸。沒有到每一幕,但大部分的情境都在抽菸。學生也抽菸,還抽大麻。也有大量的粗話。

這樣就必須列為限制級了。這也是我說過很多次的,這個世紀比上世紀保守多了。很多人覺得時代應該是愈來愈開放的,實際上是倒過來的。愈來愈保守。

劇情與角色

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春風化雨,結構上很近似 1989 年的死亡詩社《春風化雨》。尤其這部電影的設定,1969 年,保守的教會寄宿學校,不敢得罪恐龍家長的校長。幾乎一開始你就知道是這個走向。

剛好我之前才總結了這類電影的結構:「電影裡春風化雨的老師通常都是單身,沒有生活,沒有家庭,全心付出。救了學生,燒盡自己,下場不好。想像的美好世界尚且如此。現實世界就更現實了。」

當然不是每部電影都是如此。例如傑克布萊克的《搖滾教室》就稍微歡樂一點。

即使如此,《滯留生》還是很好看,毫無冷場。

「歷史不是對過去的研究,而是對當下的解釋。在希臘神話裡你為了逃避命運所做的每一步都引你走向那個命運,但那只是文學的想像。在真實世界,你的歷史不會決定你的命運。」

故事中的角色亦然。隨著電影展開,隨著我們看到角色的過去,我們也理解這對師生為什麼會是那樣的人。而這對師生最終也離開了命運的腳本,走向了尚未寫下的一頁。

簡單的故事帶出角色的深度,傑出的演員讓角色真實可信。很難想像飾演安格斯的多米尼克塞薩是第一次演電影。達芬喬伊藍道夫的瑪莉更是關鍵配角。沒有她,保羅與安格斯這對師生只會相怨相殺。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實至名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