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驥與大塚龍治的《石門》是一部企圖心很強的傑作,完全扛得起觀眾對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期待。但因為兩岸社會脈絡的差異,它也是一部有一點點欣賞門檻的電影。
價值觀
這部電影用很旁觀的、描述式的風格呈現中國社會的現代價值觀:人際間的信任只存在於有血緣定義的關係(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之中。所有其他的關係既無信任就不會有情感,一切都是工具性關係。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基於公平法則的社會交易。
如果你知道黃光國的「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式(如附圖),就會明白這種社會狀態。你會發現電影中的角色都沒有社會支持:遇到事情需要幫忙,沒有親戚,沒有朋友,沒有討人情與回報人情。一切都是交易,即使是林森和她男朋友之間。
即使是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之間也未必有情感。從林森與家人間的相處也可看出來。更多的是基於角色的責任與義務:我為這個家做這些(例如林森要用意外懷孕的孩子幫媽媽抵債)不是因為我愛媽媽或有什麼情感,而是因為我是女兒,「應該」幫媽媽。
了解這些基本的社會脈絡,你會比較能夠欣賞這部電影,也會比較理解自己看這部電影時的不舒服從何而來。
敘事
電影以高來高去、做作到不行的英語培訓班的短暫開場,然後很快讓觀眾跌回社會的現實質地。 這個強烈的對照很精采。那一小段有點像三廳電影流行時期的台灣,電影呈現有錢人的生活滿足人們的想像。但都只是幻象。
所有的人都是死的,都是計算社會交易公平與否的計算機,即使是林森的父母。只有林森是活的,有感覺的。但沒有人理解她的感覺。每個人都要她想想別人。
觀眾看著林森孤獨無助地在這個世界中求生。她當然覺得委屈,但她試著在這些算計之中交易出一條生路。所有的情感都是壓抑、留白的。但是觀眾隨著林森經歷這一切,自然會體驗到那些電影沒有明說的情感。
電影的結局也是曖昧的。很有趣的是林森的父母和「老闆」的這場以子低債的交易因為違法,只有口頭約定,沒有白紙黑字的契約。也就是說,基於信任。這真的很妙,讓我覺得真實的結局應該不太妙。不過這就開放給觀眾去投射了。
角色
完全聚焦在林森。一開場在那個做作的英語培訓班裡展露的些微不自在,就已經真實可信,讓你覺得值得在意,你會心疼與愛上她。雖然留白很多,但她精準展現許多細緻的情感線索。細微,但足以勾勒出那個留白的輪廓,讓觀眾自己去投射與填滿。
所有其他的角色都是工具。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情感
電影處理情感很節制,甚至有點刻意收得很緊。所有的人都沒有情感,包括林森的父母。即使是林森,也只以非常細微的方式表現。這個細膩的程度大概也只有女性導演能拿捏得這麼好。
有兩幕也很細,但我覺得已經是稍微有點強度的了。一個是家裡診所接生意外之後,她挺著大肚子清理時的獨語。另一個是全家到廟裡拜拜,媽媽說跟了她父親一輩子都不知道他喜歡什麼,問她覺得父親跟神明求了什麼。但是林森就是知道父親喜歡什麼。
直到生產時的劇痛與哀號才整個爆發出來。但也就是那一刻。之後又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