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跑一趟郵局。通常是掛號寄回某趟行程的回程高鐵票根,有時則是真的寄包裹。等候時靜靜觀察,對郵政在這個時代的獨特價值也有些體悟。
郵政是家
郵局就像家:也許不太美,也許有點亂,但那正是你我家裡的樣子。相較之下,銀行分行就像辦公室:門口站個警衛,環境整潔嚴肅,行禮如儀,但你不會真的自在。有一點像台鐵與高鐵的對照。台鐵是家,高鐵是辦公室。搭台鐵回家,搭高鐵出差。兩者的自在感是完全不同的。
於是等候的感覺也不一樣。到郵局與銀行都需要一些時間等待。在郵局就是邊放空邊看著身邊的人事物慢慢展開,不論郵務或儲匯。那是一個你可以像回家一樣安心慢下來的地方。
「慢」很少是問題。即使是城裡的郵局,大家進來了就自然轉換到那個節奏。一切都很慢,但做得很好,就好。我不懂就問,櫃檯認真解惑,甚至多想一步、看到我真正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幫忙找解法,我就很開心。
郵政是生活的
走進郵局的人和走進銀行分行的人還是不太一樣。郵局因為多業合一,客戶更多樣一點。同樣在銀行分行待一段時間,看到的人異質性就沒有這麼高。甚至行員的高矮胖瘦老少,郵局的範圍也更廣一點。那是一種生活的質地。
台鐵和高鐵的差異也是這樣。台鐵的工作人員就比較多樣,尤其年齡分佈,就像我們的鄰居。高鐵服務人員多半年輕,制服整齊合身,就像你在典型的商務環境會體驗到的。
二十幾年前住美國鄉下,對美國郵政的印象其實和中華郵政很像。郵局的員工有很多非常年長(六、七十歲)的長輩。尤其我住的地方算是鄉下,一切都慢慢的。員工就是跟你住同一個鎮上,像鄰居。很像台灣小鎮上的郵局。
那是郵政的味道。不論美國或台灣。
郵政是世俗的
郵政服務深入各地,再偏鄉的地方都有。跟其他公營事業(例如水電)相比,郵政服務有更多人與人的接觸。不論是在郵局,或是在家門口。比起競業(物流、銀行、保險等)或其他政府服務都有更好的服務接觸點,也更容易在客戶心中留下印象。
郵政是穩定的
郵局的整體環境沒有那麼現代,甚至佈告欄上還有很多政令宣導。但是那正好傳遞郵政公營的穩定價值。而這個時代比上世紀末保守許多(世界變化太快,人們的不安全感也更強),穩定也更顯重要。
前陣子去更新超過二十年沒用到的郵局帳戶。體驗非常好。本來是想直接關掉的。專員一句「郵局帳戶很有用喔,留著吧」,我就被說服了。剛好留著郵局帳戶也可以檢視儲匯的服務體驗。
「本行的帳戶很有用」真的只有仍然公營的、象徵穩定的中華郵政能說。我關掉一般銀行的信用卡帳戶、對方試著留人時,都沒辦法用這麼強的理由。
再舉一例。中華郵政與農糧署合作,在 i 郵購平台推出各種農產品。農產品本身因為產量不穩,算是有點難賣的商品。中華郵政自己也覺得只是在做公益,沒有意識到那其實是郵政價值的彰顯。
幾年前的食安風暴之後,大眾現在對農產品更在意健康、安全、永續及在地情感與認同。中華郵政和農糧署掛保障的力道是別的電商難企及的。而中華郵政的服務也的確深入這些農產品的產地。
和郵政近似的例子是台鹽。轉型過程中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價值主張一直很清楚:健康。這也符合最早的本業的調性。近年食安危機脈絡下更也突顯他們的優勢。
郵政是感性的
郵政的業務,尤其郵務,連結的是人與人,以及背後的情感。其實儲匯也是,客戶的很多需求都來自生活的情境。很多人人生的第一個金融帳戶,以及為了開戶刻了第一顆印章,就是中華郵政的。
接續前一段提到的帳戶更新。專員接下來要幫我更新資料、重新設定帳戶(有些當年沒有的選項)與換發新存摺與新的 VISA 金融卡。
我印象深刻的是流程之順利。我完全不需要填任何表格,不論紙本或數位。全程專員口頭詢問,我口頭回答。那個氛圍很像閒話家常。最後她再把資料列印出來讓我確認簽名。這個過程如果有一點麻煩,例如要填很複雜的表格,我可能就放棄了。
當局者迷,有時郵政從業人員覺得再自然不過的事,其實在其他場域很困難。例如公路監理服務,不論車籍、駕籍或裁罰都是每個人常接觸到的。但是這些服務再怎麼便民,民眾還是有怨。如果你開的車有點年紀,就要一年一驗甚至半年一驗;可以想一下那個感覺。
結語:郵政的未來
中華郵政多業合一,各業(郵務、儲匯、壽險)都有各自的民營競業。國營事業本身也比較保守,近年面臨相當大的轉型壓力。
但表面的劣勢其實都是價值。像是多業合一,適當整合的話,對客戶會有相當深入的洞察。而公營事業的保守、或是做民間企業不做的事,反而讓它在這個時代沉澱出獨特且未過時的價值。
轉型永遠要靠明確的價值主張來驅動。認清自己的核心價值,才知道要轉往哪個方向,該怎麼走。而且不會只是追趕,更能走到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