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台灣的教育太重分流,職場太重分工,很多人都只有單一領域的訓練與專長。雖然開始意識到跨領域的重要性,真跨出去的很少。多年來我自己跨了很多領域,也有不少觀察。跨領域的難度,不在領域間的差異,而在學習的動機。

Read More 跨領域,怎麼跨?

「觀點太少,論點太多」是很多個人或媒體讓人感到無趣的主因。這「少」與「多」當然受到難度的影響:觀點的形成很困難,論點的產生很容易。前者是以不同的參照架構詮釋完整的現象,後者則是在相同架構內以個人立場爭辯局部現象的意義。

Read More 觀點與論點

位於屏東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停辦了,永達技術學院也被勒令停招一年。很多人開始討論教師的工作權與學生的受教權,但這些所謂後段學校的師生面臨的問題不只這些。這些孩子會來念這些學校,而不是一般人認為更好的學校,代表他們在前一階段的學習過程就充滿挫折了。

Read More 大學退場之後

每一個人都被困住了,不論是角色或觀眾。被困在超現實與寫實、生與死、選擇與命運、善與惡、正義與沉淪之間。而正當我們覺得終於從一個故事中解脫了,下一個故事又把我們拉回去。直到四段故事結束,直到我們起身離開座位,直到我們開車離開戲院,我們的心還被困在那裡,就像電影裡的角色一樣。沒有人救我們出來。

Read More 天注定

台灣近年食品安全與造假問題層出不窮,無良業者當然得負最大責任。但當不同業者都做同樣的事而且還能夠騙到消費者的錢時,消費者也該反思自己有哪些不適當的信念被業者利用來欺騙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Read More 做個更聰明的消費者

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日前接受訪問時以「都是靠自己」回應「靠爸」的批評。我當然理解連勝文的意思是要強調自己的能力,但「靠爸/媽」在本質上也是一種資產、勞務或時間的代間移轉(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每個人都會經常接收父母移轉的資源,不需要否認。

Read More 關於「靠爸」

由國科會改制的科技部三月三日正式成立,負責推動全國科學發展與技術研究及應用。但是科技部要如何在推動科學發展上超越它的前身國科會,在推動技術研究及應用上與經濟部技術處作出區隔?科技部到底為了什麼存在?

Read More 科技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