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把「從大陸批貨來賣」吹噓成「自創品牌」還發動群眾募資的 Bara,近日成了眾矢之的。Bara 搞品牌或許是個鬧劇,但這鬧劇也是台灣空洞品牌文化的縮影。大部分台灣企業的品牌經營其實也就是這麼回事。沒有良好的本質,只依賴行銷建立品牌形象。一切都是虛的。

Read More 品牌的本質

過去兩週,全家便利商店讓很多台灣人都至少做了一次之前沒做過的行為:買草莓霜淇淋來吃。這場大規模的行為改變不只是厲害的行銷,更是高明的設計。我利用心理學家 BJ Fogg 的行為窗格(Behavioral Grid)與行為模型(Behavioral Model)作了個簡單的分析。

Read More 草莓霜淇淋心理學

立委蘇清泉、江惠貞、吳育仁等人提案修改心理師法,將現行國考應考資格由碩士下修為學士。這搞不清楚狀況的提案引起許多批評。然而這也再次突顯了台灣心理師多年來一直未能突破的困境:工作環境不佳,且未獲足夠重視。

Read More 心理師的困境與突破

一般人對公務員總有刻板印象:保守,僵化,諸如此類。但我過去十多年因為演講、會議或研究與公務機關交流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有創意與智慧、理想與熱情的公務員。他們默默地做了很多很棒的事。我們真的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掌聲。

Read More 多給公務員一些掌聲

台灣的大客車,不論公車、客運或遊覽車,多半都是進口底盤加上本地業者自行打造車體的拼裝車。設計粗糙,讓人看了就覺得性能差又沒有安全感。然而不論從體積或性能來看,大客車都應該要給人「這機器很厲害」的感覺才對。台灣的業者怎麼能把這麼基本的事搞砸?

Read More 找回大客車的驕傲

我平常多半依賴高鐵在台灣西部主要城市之間移動。有時移動的距離短一些,例如上週末從高雄到台南家齊女中演講,就搭台鐵區間車。台鐵相較於高鐵在很多地方是有些落後,但也多了些高鐵沒有的鐵道的味道。

Read More 鐵道的味道

很多人覺得寫作很困難。困難的關鍵不在文筆,而在觀點。如果沒有觀點,文筆再好,文章也不會好。如果你想練習用文字精準表達想法卻不知怎麼做,我建議從一百字開始。不要小看這上限一百字的文本,它的力量是很大的。

Read More 寫作,從一百字開始

台灣的人口密度高,在公共場所很容易不小心聽到身邊陌生人的對話內容。聽多了就發現一件事:談事情以外,純粹閒聊的話題有很多都來自主流媒體每天鬼打牆的內容。或就這就是為什麼媒體這麼爛大家還是照看。不是不知道爛,而是需要話題。

Read More 媒體與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