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黃遇上小黑

Uber 叫車服務在台北營運一年以來,累積了好口碑,卻也引發計程車業者反彈。公視新聞七月四日報導此事,也採訪了交通部官員。但很可惜的是仍把重點放在是否違法,而不是使用者需求。若能更正面看待此事,交通部、計程車與 Uber 其實可以創造三贏。

Cabs

我搭計程車時,總會問司機為什麼做這行,也會問工作體驗。開計程車是個不太容易有成就感的工作。工時長,工作環境差,飲食、作息與收入都不穩定。他們通常都是別無選擇才做這行。

有人因父親生病開始開計程車養家,從少年到白頭。有人把退休金賭光了,年紀一大把還得出來開計程車賺錢。有人原本是建築工人到外地打拼,因為沒有新的建案而開始在當地落地生根開計程車。也有人原本在保健食品公司賣藥,被資遣後改開計程車。甚至遇到過一位司機是文盲,不會用導航不能看地圖只能憑經驗開車。

收入的不穩與對現金的敏感,也讓很多計程車司機被困在無窮迴圈。有很多司機不加入車隊,覺得自己跑多少賺多少,加入車隊還要拆帳不划算。也有很多司機知道可以透過旅行社接案,但每個月跟旅行社結一次帳無法立即拿到現金卻是個障礙。每天吃飯要錢,加油也要錢。他們就是不能那麼久沒有現金。

所以我完全可以同理為什麼計程車業者要抗議 Uber。外人可能很難理解司機朋友改變現狀有多麼困難。他們被困在車裡,沒有資源研究顧客的生活脈絡,也沒有資源設計更能滿足需求的服務。他們已經退到這最後一個退無可退的工作了,「競爭」對他們來說太沉重。

目前交通部只是消極地管理計程車。如果能夠更積極地協助業者創新,輔導業者設計出更能滿足需求的服務,不論是對車隊或個別司機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Uber 這一年在台灣做的嘗試可以說是一種實地實驗。它用一種創新的方式滿足使用者的移動需求,而且比客運、公車、計程車甚至自用運具在某些向度表現得更好。它也啟發了人們的想像,讓大家意識到原來公共運輸可以有更多樣的實踐方式。

如果交通部願意花一點時間不帶偏見地去研究 Uber 及其帶來的影響,將會對公共運輸的潛在需求有更深入的發現。如果能再進一步擺脫傳統運輸工具與服務的框架,更有可能發現新的、能滿足更多需求的服務模式。

這些發現不只能協助計程車業者,也能夠協助交通部制定更好的大眾運輸政策。台灣的地方客運長期依賴政府補助大鍋飯生存,沒有意願或能力發現真實的需求。即使找出了需求,解決方案亦會受到運具特性的限制。這個惡性循環多年解不開。剛好 Uber 為我們上了一課,或許交通部是時候換個方向動腦筋了。

延伸閱讀:找回大客車的驕傲公路運輸服務設計的盲點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