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09

我經常在各地演講。多年來,我在各地看過用過的所有資訊講桌都有嚴重的設計缺失。這就是為什麼在和邀請單位討論演講場地的軟硬體設備時,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對方說「別擔心,我們有資訊講桌」。聽完這話以後,原本不擔心也開始擔心了。

Read More 資訊講桌的迷思

高雄捷運 2008 年 3 月通車以來,我就積極嘗試利用捷運與公車相互轉乘在市區移動。最難適應的是公車,因為在那之前我已二十年不搭公車。第一年只能做到週末利用大眾運輸,最近半年則延伸到平日就以大眾運輸通勤。我最常搭的公車是高雄市公車處經營的紅 21南台灣客運經營的民族幹線,偶而也搭往返捷運紅線其他站的接駁公車,以及民族路上的其他公車。一年半來,公車帶給我的體驗越來越好,但我還是發現一些顯著的問題。我在這篇文章中從「服務接觸」與「需求洞察」兩個層面彙整我的體驗並提出改善服務設計的建議。

Read More 公車體驗在高雄

多年來,我一直把教學當成一種服務。在這個脈絡下,課程是一種服務產品,學生則是接受服務的顧客。我的任務?洞察顧客體驗,設計符合顧客需求與特性的教學服務。這是一個共創價值的過程,學生獲得適性的課程規畫與教學風格,我則獲得磨鍊洞察力與嘗試創新設計的機會。

Read More 教學作為一種服務

2009 年 10 月 30 日,「網際網路網域名稱與位域管理機構(ICANN)開會通過,開放網域名稱使用非拉丁字母。在此之前,含有非拉丁字母的國際域名都必須被轉換為 punycode,例如「中文」轉為「xn—fiq228c」。三年前我曾從易用性而非技術性的觀點談中文網址的未來,而 ICANN 這次的決策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同樣的問題。

Read More 中文網址的未來(在 ICANN 開放網域名稱使用非拉丁字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