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桿、視覺化與人機互動
台灣主要城市的電線桿地下化程度很高,幾乎看不到電線桿。但是,走在日本街頭,即使在市區,都很容易看到電線桿。許多電線桿還是「全配」的,頂端掛了兩個巨大的變壓器。對我這個居住在很少看到電線桿的台灣城市的人來說,這景像非常吸引人。這些電線桿除了供電,對觀看者來說還有一層認知的意義:它們把電流傳輸的路徑與過程視覺化了。說來有趣,「把看不見的部件與歷程視覺化」正是在人機界面設計中幫助使用者了解系統運作原理的方法之一。
Read More 電線桿、視覺化與人機互動台灣主要城市的電線桿地下化程度很高,幾乎看不到電線桿。但是,走在日本街頭,即使在市區,都很容易看到電線桿。許多電線桿還是「全配」的,頂端掛了兩個巨大的變壓器。對我這個居住在很少看到電線桿的台灣城市的人來說,這景像非常吸引人。這些電線桿除了供電,對觀看者來說還有一層認知的意義:它們把電流傳輸的路徑與過程視覺化了。說來有趣,「把看不見的部件與歷程視覺化」正是在人機界面設計中幫助使用者了解系統運作原理的方法之一。
Read More 電線桿、視覺化與人機互動2008 年 8 月 15 日,大家都在電視機前觀看北京奧運棒球預賽台灣與中國的比賽。從第 1 局到第 12 局,我們對中國隊的印象也逐漸改變。任何當天完整觀看這場比賽的人都深刻感受到,中國的棒球國家隊不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樣子了。當然,還是有很多人依然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轉播過程中,主播連中國觀眾的加油方式都可以拿來取笑一番。也就是在這樣帶有強烈情緒與認知衝擊的觀賽過程中,我想到了 1992 年 HBO 的電影《棒球同志(The Comrades of Summer)》。
Read More 「棒球同志」在中國自由學園明日館位於東京池袋,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於 1921 年為羽仁吉一與羽仁もと子夫婦設立的創新教育學校設計的建築。明日館是東京僅存的萊特建築,1997 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修復工程於 1999 年展開,2001 年完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日館重新啟用後的館長(現任名譽館長)吉岡努,正是當年自由學園的學生。
Read More 自由學園明日館(東京池袋)九十七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分發入學今天放榜了,共錄取 81,422 人。我比照之前統計八十三到九十六年大考榜單的作法,把每一個全名分成「姓氏」和「名字」兩部分,然後分別統計出現次數。
Read More 九十七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