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記型電腦上使用 Linux 桌面環境
去年六月,我曾經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發表過一篇題為「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文章,介紹開放原始碼的基本概念與意義。此外,我也在 Taiwan 2.0 網站上發表過「『跨越數位落差』不等於『微軟化』」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兩篇文章,評論國內教育界過於「微軟化」的怪現象。
Read More 在筆記型電腦上使用 Linux 桌面環境去年六月,我曾經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發表過一篇題為「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文章,介紹開放原始碼的基本概念與意義。此外,我也在 Taiwan 2.0 網站上發表過「『跨越數位落差』不等於『微軟化』」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兩篇文章,評論國內教育界過於「微軟化」的怪現象。
Read More 在筆記型電腦上使用 Linux 桌面環境在某個深夜裡,你躺在床上,疲累但無法入眠。白天的工作、學業、生活、家庭或感情上的種種不順遂及隨之而來的壓力,不斷地在你腦中翻騰。幾分鐘前,你或許喝了不少酒,或許哭了一場,或許,你什麼都沒做。總之,你覺得不管做了什麼,都解決不了、也逃避不了那些帶給你壓力、讓你不快樂的問題。你無助地躺在床上,淚水流過雙頰,枕巾濕了一大片。你閉上雙眼,心中不只一次這麼想著:多麼希望今晚睡著之後,就再也不要醒來了!
Read More 自殺防治必須從小做起台灣人非常喜歡到處轉載網路上讀到的文章,而且通常沒有經過原作者授權。熱衷轉載的程度,大概是世界第一。我當然明白,人們們往往是讀了網路上某篇文章以後深受感動,想要和朋友分享,才轉載的。我也不是要批評轉的動機,而是想談談轉載別人著作的習慣和表達能力的關係。
Read More 轉載與表達從九十四學年度開始,中學髮禁將徹底解除。9月起,公立學校不得再將髮禁納入校規,學校也不得藉故檢查及懲處。許多家長、老師擔心學生作怪或花太多時間打理頭髮,也還是有許多學校堅持不染不燙等原則,認為「不能不管」。
Read More 解除心中的髮禁:從心理學觀點看髮禁的解除台聯立委程振隆二十八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痛斥一綱多本政策已造成教育亂象,九十三年度市面上流通各版本國中參考書竟總高達一千零八十八本。由於升學競爭激烈,家長及教師深恐學生遺漏任何內容,因此常蒐羅各個版本供學生使用,如此不僅加重學生壓力,而且更占據學生其他的學習時間,完全違背當初推動一綱多本的原意。程委員並要求,教育部應介入審查。
Read More 過度學習 害了孩子一個月前,教育部宣布澈底解除中學生髮禁。開學在即,許多學校仍然堅持「不能不管」。中國時報公佈的民調更顯示,仍有四成八的家長反對解禁,六成二的家長竟然還贊同校方給予染燙髮的學生處罰。
Read More 教養 從髮禁解除開始2005 年 7 月底,台灣教育部宣佈,公立學校徹底取消髮禁規定。兩年前,2003 年 12 月 5 日,我寫過一篇「創造力 從髮禁解除開始」。這幾個星期以來,這篇文章每天都有上百人瀏覽,可見髮禁是個許多人都極為關切的議題。
Read More 髮禁解除的心理學觀點包括台灣教師協會、台灣教師聯盟、北社在內的多個本土社團,十八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台客」一詞是中國文化霸權對台灣弱勢文化的欺凌,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中,不應存有「台客」的名稱。這些社團更呼籲,社會不應以「台客」稱呼侮辱人。
Read More 台客不俗記得在一個討論教學技巧的場合,幾位發言的老師談投影片的製作談得不亦樂乎。我在台下聽著,只有一個想法:成功的教學絕不是只依靠這些雕蟲小技;雖然我不否認精心設計的投影片或其他教具有時確實有畫龍點睛之妙。
Read More 老師與教書匠故事要從兩年前的 SARS 大流行說起。當時,醫護人員陣前抗命及逃亡的新聞,讓許多人開始重新檢討台灣的醫學教育。在我所任職的機構,大家也曾就此問題交換過意見。從醫學倫理到生命教育,各種可能的問題都被討論到。
Read More 醫學生的出席率與醫學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