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位跨國、跨領域專家在上週末的 MIX 2017 創新設計年會分享了個人與組織的轉型經驗。個人很榮幸代表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做開幕演講。本文分享演講的簡報檔,及演講前的專訪。
(攝影:Chuck Chiang。)
為什麼講「反璞歸真 – 我們要設計的到底是什麼?」這個題目?
十餘年來,我看著台灣政府與企業競相「導入」各種創新思考方法,從服務工程、感性工學、設計思考到使用者經驗。而且很快工具化、流程化。大家都想找到照表操課就可有確定成功的創新產出的方法。當然下場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不論你導入了什麼,最後都會揮發掉,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這個風潮也來到高等教育。近年各校都在搞創創學程或成立 d.school(而且一定要叫這個名字以表示跟 Stanford 一樣了不起),然後同樣抱著快速導入的心態,期待業師幫學校教師上個幾堂課就會讓他們很神奇地擁有洞察與創新的能力,再期待教師們能夠很神奇地教會學生這些能力。
最重要的發現永遠來自長期的投入與強烈的直覺。各種方法只是驗證的工具。當我看著愈來愈多的年輕學生開始不信任自己的直覺,不敢大膽臆測,一直擔心自己「做得對不對」,一直在想「要用什麼方法才對」,心裡很難過。
亮點為何?
我想我不會說是「亮點」,而是「頓悟」:參照架構的轉換。
我想起四年前去某大企業導讀《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就把演講主題訂為「設計思考改造自我」。我一直覺得台灣企業會陷入各種困境不是方法不對,而是人不對。幾乎每一個人都不對。
當我說「不對」的時候意思不是「不好」,而是職務與天賦不相符。
我們沒有自我認同:不了解自己與世界,工作與自己的人生無法對齊。我們太相信努力就會成功。到最後大部分的人都在做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所以這個國家即使有這麼高的教育水平,即使導入了這麼多創新方法,整體來說卻還是缺乏創新的能量。
我們一直想著要藉由設計改變大環境,要設計成功的產品與服務,但是到頭來,要讓這些事情更可能發生,我們要先設計的或許是自己的人生,然後讓工作與人生對齊。就像周處除三害,或許最該被「重新設計」(最近好流行這個說法)的不是黑松沙士,是我們自己。
我們對了,世界就跟著對了。
想帶給聽眾什麼?
我會希望聽眾開始學會分辨自己的角色與自我。你努力的終極目標從來不該是進入「____領域」成為一個「____師」,而是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不是說那些行業或角色不重要,而是你會進入什麼行業成為什麼角色應該是你尋找自我認同的、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副產品,而不該是目標。
人生也是一種使用者經驗設計。我們自己就是產品,身邊那些未必與我們相似的人則是使用者。重點是,我們要設計怎樣的使用者經驗?設法讓他們了解我們?喜歡我們?改變態度?接受想法?化解衝突?感受到激勵?更願意和我們合作?不論目標為何,我們都必須先了解對方,再以對方為中心來展現自己的言行,才有可能實現。
當然這需要時間的累積。我們需要時間更認識我們自己與世界,才能盤點資源:我有哪些特質?這些特質在哪些脈絡能夠成為優勢?為自己的特質尋找最適合的脈絡也許需時間。就像我們做原型設計,一定得經過大量的嘗試錯誤才能找到那個交集,找到將特質轉為價值的機會。
企業經營者也需要知道,以前那個高度分工、每個人只扮演特定角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即使大企業內部的工作都充滿變化。以往每個員工扮演單純特定的角色就能讓組織順利運作,現在很多問題需要角色以外的天賦與個性才能解。企業協助員工探索自我,對齊職務與天賦,雙方才能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