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看電視

House電視影集就像電影,對觀眾來說是一種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解脫,是一種重要的紓壓管道。健康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長期壓力會影響一個人的免疫系統。所以每週能夠固定觀看喜愛的電視影集,也是促進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社會學家 Stephen Vaisey 就曾在接受訪問時說明為什麼人們需要像《24》與《怪醫豪斯》這類挑戰道德界線的影集:「在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電視影集讓我們體驗那些能夠掌控生活的人的感覺,卻不需親身體驗那些行為的負面後果。」

《24》與《怪醫豪斯》也是少數我自己從三十幾歲過度到四十幾歲的這段期間完整看完的影集。鮑爾和豪斯這兩位只比我年長一些的黑暗英雄就這樣定期將我抽離現實再帶回到現實。那是一種帶著痛苦進去、獲得力量回來的療癒旅程。

當然,像 2002 年的《心靈投手》這樣較溫暖的中年勵志電影影響力就更大了。現實世界中,個人信念經常面臨挑戰,特別是遇上中年危機。當我們看著戲劇主角面臨類似的挑戰後終能克服時,我們原本開始動搖的信念又再次獲得強化。

看外國影集難免有文化差距,總會希望有台灣也有類似的電視劇可以看。然而中年的角色在國內的電視劇似乎是個失去的環節。就說前陣子頗受好評的《瑰寶 1949》,主要角色之中年輕的不到三十,年長的過了七十。

台灣的中年人實在需要有個可以認同的角色來療癒心靈與抒發情緒。

編劇與作家陳慧如最近的文章〈台灣的大叔魅力在哪裡?〉從演員需要舞台的觀點談同樣的現象。她說「在過去十年內,超過三十歲的男演員不是被逼得去大陸接古裝劇,就是得裝上鬍子或抹白黑髮,才能飾演主角們的長輩。如今四十歲的台灣男演員有誰呢?」

從使用者經驗的角度,中年族群壓力無處紓發正反映了本土電視劇的潛在需求。這個需求是一般的收視調查問不出來的。因為長期沒有他們可以認同的角色,他們愈來愈不常看戲劇節目,電視公司也愈來愈難問到他們的意見。

潛在的需求必須深入場域中才能發現。我自己做研究時,設計師與工程師經常跟我一起進入受訪者的家中或生活與工作環境中進行訪談與觀察。這可以讓我們推論出許多直接問一定問不出來但又再真實再明確不過的需求。

設計師與工程師跟著研究員走入使用者的家庭、生活與工作場域中,不同專業觀察到的不同面向剛好互補。因為大家都有進入場域的共同經驗,之後從研究發現到設計原型再到產品實作的過程也都能夠順利連結。

本土電視劇的困境與突破其實與服務業與資訊產業很類似。好研究可以促成好設計,好設計可以轉化成好產品。如果能夠有系統地深入場域發現潛在需求,再據以設計能夠滿足需求的戲劇,必定能突破千篇一律的偶像劇模式,開發出有獨特性且受歡迎的產品。

(原發表於 2012-11-22 商業周刊《從生活看設計》專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