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兩周小考一次就能提升學習成效嗎?

中國時報 9 月 27 日報導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表示,本學期起,每門課、每兩周至少小考一次,以提升學習成效。注重學生學習成效的用心固然值得肯定,密集小考的策略卻是非常不適當的。不僅無法幫助學生學習,反而會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

人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有機體,原本就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只要你能喚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願意主動學習,就算不點名他們也會快快樂樂到校上課,沒有小考他們也會高高興興回家念書。

可惜的是,師長們還在用他們自己學生時期的經驗來看現在的學生。現在的學生如果不像師長們念大學時一樣主動積極,就是不努力。現在的學生如果不像師長們念大學時一樣每天念書,就是不用功。大家都忘了,不同時代的學生,不可能完全一樣。如果不試著了解現在學生的特性並適性教學,只想用強制性的策略(點名、小考)把他們變得跟從前的學生一樣,那是註定會失敗的。

就像我在「以互信代替點名」說的:

學生不是笨蛋。如果你的教學能讓他們覺得蹺課能做的事都不如聽你講課有價值,他們就會開開心心來上課。固定座位或任何形式的點名,反映的是老師對自身能力的缺乏自信及對學生能力的不信任。不僅不會幫助學生學習,還會有反效果。

在那個聯考錄取率只有三成的年代,上大學不容易。能考上大學的人,都很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不管考上的學系是不是自己有興趣的,不管台上的老師教學品質好不好,台下的學生一般來說都會想辦法多學一點。

現在上大學很容易,學生面對學業的態度自然不會跟從前一樣。是的,現在的大學生學習動機或許不是特別強烈,挫折忍受度或許也不是特別高。但有一點我想強調:他們都比我們聰明。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念高中時,台灣才解嚴。我在大學畢業之前,都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我在碩士班畢業之前,台灣都還只有三台無線電視。跟我比起來,現在的學生在更自由的環境與更豐富的文化刺激中成長。他們只可能比當年的我們聰明,不可能比當年的我們笨。

該如何面對現在的大學生?其實很簡單。多一點引導,少一點規定。多一點信任,少一點批評。多一點接納,少一點責罵。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動機,信任他們主動學習的潛力,並接納他們可能與你我不同的習慣與價值觀。

就像我在「教學感言」說的:

現在的孩子們其實很單純,你對他們好,他們會感受到的。彼此接納,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很好談。不過,他們吃軟不吃硬,不喜歡聽你講一些大道理、不喜歡被說教、不喜歡被指責、更不喜歡老師擺架子、最不喜歡老師拿點名或成績來威脅學生出席。他們也非常聰明,這些大道理你不講他們也早就懂得了,他們也早就知道你是老師了,所以你講再多、或是強調你有權如何如何,只是徒增他們的反感。

而我在「改善教學品質應從建立師生互信做起」也說過:

學生都是敏感的,你的用心他們一定感受得到。學生也都是善良的,他們感受到你的用心,就會儘量做到你對他們的期待。你不需要耳提面命,他們就會主動學習。你不需要點名,他們就會經常來上課。你不需要問「有沒有問題」,他們自然就會來找你討論問題,聊到午餐時間都過了你們還想繼續聊下去。

長庚大學每兩周一次小考的作法,只會讓學生心生反感。學生只會更加抗拒學習,讓學習更沒有效率。更糟糕的是,每兩周一次小考還會讓學生覺得自己是為了考試念書,而失去了發自內心的學習動機。這種作法不僅無法讓學生發揮與生俱來的學習潛力,反而還會壓抑他們,讓學習變得更沒有效率。

報導中說,長庚大學今年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三億元,將以部分經費聘用五百位研究助理,協助老師舉行小考。這錢真是花錯地方了,而且效果一定是負面的。

最後,讓我再引用「教學感言」中的一段話:

有時,我看到某些老師的問題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總不禁讓我懷疑,大家是不是一直都覺得自己都不會有錯,不斷地抱怨學生,而始終沒有誠實地面對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放下身段傾聽學生的聲音,並試著讓自己成長、讓自己的表現更好?

在台灣的高等教育環境中,最需要改變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長庚大學如果真的有心想要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應該把那筆錢用於幫助老師們了解並接納現在的學生的習慣與價值觀,學習如何引導學生,並學習如何建立師生互信。如此,老師快樂,學生也快樂。這才是提升學習成效的治本之道。

延伸閱讀:以互信代替點名改善教學品質應從建立師生互信做起教學感言老師與教書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