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心中的髮禁:從心理學觀點看髮禁的解除

從九十四學年度開始,中學髮禁將徹底解除。9月起,公立學校不得再將髮禁納入校規,學校也不得藉故檢查及懲處。許多家長、老師擔心學生作怪或花太多時間打理頭髮,也還是有許多學校堅持不染不燙等原則,認為「不能不管」。

在傳統的中學校園裡,不論是髮型、制服、或是其他行為層面的約束,都是以限制自由的方式來管理學生;傳統的台灣家庭,也是用這種作法管教孩子。這種傳統的邏輯是:學生要專心於課業,不應為其他事情分心。髮禁不只是校規的一部分,也存在於每一位師長的心中,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下,教育部此次以人權為由解除髮禁,引起許多老師與家長恐慌,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我想從幾個心理學的觀點來談髮禁的解除對孩子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師長可以扮演的角色。我相信,如果把眼光放遠,師長們會發現髮禁的解除其實是件好事。

minE

問題解決

對中學生來說,整理自己的髮型,是一種訓練問題解決能力很好的作業。孩子需要決定目標(哪一種髮型比較適合自己),也需要認清達成目標可能遇到的阻礙(家中經濟狀況不允許自己經常花很多錢剪髮、每天早上出門前沒有太多時間整理頭髮等)。選好目標、認清可能遇到的阻礙後,還要動腦筋尋找最適合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如果經濟能力不允許頻繁地剪髮,那就必須選擇一個能隔比較長的時間才修剪的髮型;若沒有太多時間整理頭髮,就必須選擇自己容易整理的髮型。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親可以也應該全程參與。不僅要和孩子討論哪一種髮型比較適合,更要幫孩子辨識諸如剪髮成本、家中經濟狀況、每天整理頭髮所需的時間等影響問題解決方法的因素;每次孩子剪髮前,親子都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克服阻礙來達成目標。如此,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磨練了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孩子在練習解決頭髮問題獲得的能力,日後可以很容易運用於其他生活中的情境;長遠來看,父母獲得瞭解子女的機會,孩子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價值遠超過學校考試的分數。

創造力

一般人很容易把創造力和搞怪畫上等號,但其實兩者根本完全不一樣。創造力指的是產生有價值且具原創性想法的過程,和問題解決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單純的搞怪並不是創造力的展現。此外,一般人以為創造力是不需練習的,那也是錯誤的認知;展現出高度創造力的人,往往具備某個領域的豐富知識,也經歷過非常多次的練習。孩子不可能只是躺在家裡就想出好看的髮型,他們總要看看別人的髮型,瞭解不同髮型好看的因素在哪裡,而且,孩子在週期性地選擇與整理自己的髮型時,也可逐漸清楚創造力與搞怪的不同。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教育價值的歷程,父母親應該放下身段進入孩子的世界,透過孩子的眼睛明瞭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僅可以懂得孩子,更能適時引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在傳統的台灣,即使一個人有創造的動機,願意冒險,也願意充實自己的知識,還不見得有機會發揮創造力,因為我們的教育環境,向來不支持創造力的發展。學生在學校裡頂著一樣的髮型,穿一樣的制服,背一樣的書包,念一樣的書,解一樣的問題,背一樣的答案,考一樣的試。這樣的環境,不僅讓有創造力的孩子無法發展,還讓更多的孩子失去培養創造力的機會。在這種脈絡下,解除髮禁還有一個重要的象徵意義,就是創造力在我們的教育環境裡開始有一些生存的空間。我們當然知道,只是解除髮禁並無法解決所有傳統教育環境中的問題,但總是一個好的起點。

自我探索

中學生正處於青少年的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就是自我認同,他們要能夠完成自我認同,才能順利進入成年的階段。自我認同,用白話來說,就是能夠回答兩個問題: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一方面,他們要往自己的內在探索,瞭解各種可能的自己;另一方面,他們要探索外在的環境,瞭解各種可能的世界。對內外兩個世界都有足夠的理解,他們才能認同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找出一條最適合的路徑。

髮型和自我認同有什麼關係?關心孩子的你或許會問。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對於人生中的大小事總有一些偏好;不同的偏好適合不同的世界,一個人愈瞭解自己,就愈能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也更能肯定自己。讓孩子有機會在自己的頭上變出各種花樣,正是一種促進孩子自我認同的機會。一方面,藉由嘗試不同的髮型,孩子可以有不同的體會,進而發現自己喜歡的髮型是哪一種;另一方面,藉由讓自己以不同的髮型出現在別人面前,孩子可以觀察師長同學的反應,這正是一種促進自我探索的絕佳實驗。父母與老師不僅不需要用自己的或傳統的價值觀去限制或批評學生的髮型,反而應該讓自己及學生對於不同髮型的反應成為討論的主題,藉以磨練孩子的人際敏感度與內省能力,幫助孩子瞭解自己。

第一印象

我們對一個人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基於一些細微的外觀特徵,如:外貌、身高、體重、髮型、刺青、眼鏡、服裝等。舉例來說,衣服的顏色會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判斷。有心理學家做過研究,發現和穿淺色衣服的嫌犯相比,人們會覺得穿黑色衣服的嫌犯攻擊性較強。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甚至也會受到名字的影響。心理學家發現,假定有兩個虛構的人物,一個人的名字像是「老一輩」的,如「玉珠」,另一個人的名字像是「年輕一輩」的,如「靜芳」,如果只憑名字來判斷,大部分的人會覺得「靜芳」比「玉珠」更聰明也更受歡迎。

人們在形成第一印象時,極容易受到表面因素的影響,大部分的讀者都已投入職場多年,不需學過心理學也知道這點。但我必須強調,這並不是否定一個人內涵的重要性,因為內涵永遠比外在重要。很會表現自己,很懂得給人好印象的人,如果沒有內涵,還是很快就會被識破;一個有內涵但不會經營自己形象的人,總有一天還是會被別人注意到。但我也想提醒,重視內涵與重視外在形象並非互斥,而是相輔相成。如果能夠內外兼修,豐富的內涵可讓自己更容易掌握呈現自己的方式,而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助於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內涵。

身高、體重、外貌皆為天生,固然無法改變,但髮型是可以改變的。如果父母及老師能夠藉由髮禁的解除,和孩子討論該如何適當地呈現自己,才能讓別人對自己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相信對孩子往後的發展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我相信,一定有師長會這樣反駁:「你說的不無道理,磨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力、探索自我、營造良好的自我形象,都很重要。但是中學階段的孩子,唯一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你說的這些可以等到孩子上大學再做。」

但我要說的是,大學是一個比中學還要自由的環境,更需要主動表現與學習。上大學不再是競爭的結束,而是競爭的地點。尤其現在大學考試分發入學的錄取率接近 90%,能上大學已沒什麼了不起了,重要的是上大學後的表現。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自我概念、以及自己的公眾形象,都會影響他們的課業表現與人際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在中學階段只有念書,上了大學之後,是不會有足夠的競爭力的。而且,孩子上了大學就成年了,有自己的世界,父母即使有心,也更難像中學時期一樣介入孩子的生活。

所以,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聰明的師長就應該跟著孩子一齊變髮圖強。髮禁的解除,不應該只是孩子們獲得改變髮型的自由度,師長們也應該趁此機會解除自己內心的髮禁,調整自己對中學生諸多限制的心態,從「管教孩子」轉換為「陪著孩子一齊成長」。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獲得對他們往後的人生有幫助的能力,更能讓這段時期的親子互動成為父母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回憶。

(原發表於 2005 年 9 月號《張老師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