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啟用 Facebook 動態時報以來,我儘量維持每天晚上花一兩分鐘換封面照片。挑選原則是近期(以當日為主,最長七日內)印象深刻的視覺經驗。我把 2011 年 12 月 15 日到 2012 年 10 月 16 日這十個月期間使用的 232 張封面照片製作成一段三分鐘的影片。

Read More 意識的視覺痕跡

高鐵通車後我就沒有在西部搭過長途自強號,九月底從高雄搭自強號往返斗六可能已經是近年在縱貫線的最長旅程。那次感覺很好,也讓我想重新體驗北高自強號。十月初有個台北中午的行程,我就付諸行動了。上午七時高雄發車,中午十二時抵達台北。我很享受這五小時,也獲得不少啟發。

Read More 自強不息:重新體驗長途自強號

中高齡的定義是四十五至六十五歲。但是對個體來說,中高齡不只是數字,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很多人對這個階段會有負面聯想,例如老化與停滯。但只要願意調整心態,這也是人生從高原到巔峰的階段。我自己再過一兩年就要邁入這個階段,當然也有不少反省。本文彙整 2011 年 6 月到 2012 年 10 月這段將近一年半的期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48 個觀點或觀察,分成四類:認同、成長、互動、印象。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 Twitter:@hao520。

Read More 充實心靈邁向中高齡

家住高雄的我經常上台北工作。若需過夜,就會選擇每晚住宿費用低於兩千元的平價商旅。這類商旅多半不供應早餐。但我一大早就有行程,早餐其實很重要。我常入住一家對面就是麥當勞的商旅,為的也是方便吃早餐。日前再度入住這家商旅,驚喜發現多了代訂麥當勞早餐的服務。

Read More 服務設計:與顧客共創價值

觀察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敏銳的觀察力更是使用者經驗研究員的核心能力。要成為一位好的觀察者,需要長期的訓練。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十個給我自己以及我的洞察力工作坊學員的提醒。這十個提醒不僅是觀察的原則,也是訓練的方向。

Read More 如何訓練觀察力

夏天是花東地區的金針花季。最近幾年,我去過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和台東太麻里的金針山各兩次。黃澄澄的金針花海美得令人驚豔,讓我每年都會再跑一趟。但我也發現這兩個全國知名的景點在規畫上其實還可以更細緻,帶給遊客更好的旅行體驗。

Read More 金針花季的旅行體驗

Google 日前啟用了 Google 文件的中文輸入法功能,基本上就是谷歌拼音輸入法的雲端版。原本的單機版有繁體中文模式但沒有注音,而且必須在輸入語言為「中文(簡體,中國)」時才能使用。雲端版有注音且在繁體模式即可使用。

Read More 雲端谷歌拼音輸入法

我的電腦裡有一千多個簡報檔,約略等於過去十年我站上講台的次數。場合從教育訓練、專案簡報、專業演講、社區講座、到大學課程,對象從企業主管、專業人士、社區民眾到各級學校學生,主題從心理、網路、電影、閱讀、寫作、簡報、溝通、教育、教養、研究、個人成長到使用者經驗。為了適應如此多樣的場合、對象與主題,我發展出以一致風格、快速準備以及個人品牌為主的簡報策略。就稱為「戰鬥簡報」好了。

Read More 簡報戰場

台灣高鐵去年六月停止在列車上販售便當一直讓我覺得很遺憾。當時還寫了篇〈高鐵便當,再見!〉以為紀念。得知今年七月恢復便當販售,甚感欣喜。日前剛好在晚餐時段從台北搭車回高雄,我當然不會放過嘗試的機會。

Read More 全新高鐵便當初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