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十景
經常搭高鐵南來北往,如果沒有工作要趕也還沒累到必須閉目補眠,在車上的時間我一定全程靠在窗邊看風景。本文分享讓我印象深刻且剛好用相機記錄下來的十類景象。
Read More 高鐵十景經常搭高鐵南來北往,如果沒有工作要趕也還沒累到必須閉目補眠,在車上的時間我一定全程靠在窗邊看風景。本文分享讓我印象深刻且剛好用相機記錄下來的十類景象。
Read More 高鐵十景台灣高鐵由南到北,越過好幾條國道與快速道路。搭高鐵時欣賞這些公路是很有意思的事,最近也在西側靠窗座位用隨身相機作了一些記錄。之前分享過國道的影像,這次分享的是快速道路的影像。
Read More 高鐵與快速道路的交會台灣高鐵由南到北越過好幾條國道,有些還不只一次。搭高鐵時欣賞這些公路是很有意思的事。本文分享我最近從高雄搭高鐵北上從西側靠窗的座位用隨身相機記錄的國道影像。
Read More 高鐵與國道的交會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論是來自外界的資訊或是腦中必須處理的資訊量都越來越大。我們能否利用現代的資訊技術輔助自己的記憶?七十八歲的微軟研究員 Gordon Bell 在《Your Life, Uploaded》書中描述了他在過去十年間的嘗試,例如利用掛在胸前的實驗性攝影機每隔幾分鐘就自動拍攝照片並記錄位置。
Read More 記憶的未來我在〈閱讀的未來〉提到,資訊爆炸與技術演進會改變閱讀的內容分布與媒介特性,但不會影響基本的閱讀技能,只會驅使讀者發展出更有適應性的閱讀策略。那麼,書寫的未來呢?這個問題可能比閱讀的未來更難回答。
Read More 書寫的未來從網際網路普及引發第一次資訊爆炸以來,就經常有人好奇閱讀的未來會是怎樣的面貌。在行動裝置普及引發第二次資訊爆炸以後,對此問題好奇者又更多了。我試著從閱讀心理學的觀點說說我的想像。
Read More 閱讀的未來人生,永遠有另一種解答。這兩年我經歷不少轉變,也有不少感觸。本文彙整 2010 年 10 月到 2012 年 2 月這段將近一年半的期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 50 個觀點或心境,分成五類:人生、視野、自省、混沌、人群。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 Twitter:@hao520。
Read More 尋找人生的另一種解答我一直覺得華語世界欠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現代化的辭典。「以使用者為中心」指的是辭典要讓使用者有足夠的資訊判斷某詞在某語境的意義,以及是否適合以某種方式在某語境使用某詞。「現代化」指的是類似 COBUILD 的作法,以現代的真實語料為基礎,產生包括詞條、詞類、解釋、以及大量例句等核心內容。
Read More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現代化華語辭典今天凌晨 4:30 起床,5:30 開車出發前往高鐵左營站,6:30 搭高鐵早班車上台北開會,下午 5:30 回台北車站搭高鐵,7:06 回到高雄,7:36 返抵家門。這當然是考驗體力與精神的嚴苛行程,但兩趟高鐵讓旅程和緩不少。
Read More 療癒系高鐵迴紋針老師在〈如果你買了一支智慧手機給孩子〉這篇文章中描述了高中生在學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為,並指出其中有很多都是與學習無關的。她的觀察敏銳,分析仔細,也讓我想跟著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與想法。
Read More 不是智慧型手機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