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素養要趁早建立
公車上,一位老太太教老先生搭公車,像是夫妻。老太太說聽到播報要下車的站名就按下車鈴,然後要老先生按鈴。
Read More 公共運輸素養要趁早建立公車上,一位老太太教老先生搭公車,像是夫妻。老太太說聽到播報要下車的站名就按下車鈴,然後要老先生按鈴。
Read More 公共運輸素養要趁早建立高市圖前鎮分館與鳳山二館乍看分屬不同行政區,實際上是同一個大區。前鎮崗山仔與鳳山五甲相鄰,原本大部分都是田。五十年前高雄開始發展工業,兩地因為臨近工業區,大量人口開始移入,形成市鎮。人多了先設學校,再來就是圖書館。
Read More 見證高雄經濟起飛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前鎮分館、鳳山二館上週日上午臨時起意,從高雄搭車來回東港,隨意走走。交通體驗已分享於〈高雄⇄東港,公共運輸半日遊(一):交通體驗〉。本文分享東港的步行體驗。
Read More 高雄⇄東港,公共運輸半日遊(二):步行體驗小鎮風情台南一位 72 歲男性在地下室駕車自撞,當場死亡。確切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但也突顯高齡駕駛的問題。
Read More 從青壯年時期就開始積極使用公共運輸,是活躍老化的必要條件《種土》是《無米樂》導演顏蘭權的作品,記錄兩位有機農業實踐者的故事。不論阿仁和安和哥改變了或沒有改變了什麼,都啟發觀眾的反思。我們自己要如何過更永續的生活?
Read More 《種土》:更永續的世界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到廟裡拜拜與到電影院看電影的體驗幾乎是完全一樣的。療癒你的心靈,讓你對善良與正義、對自己與世界的信念又堅定一些。即使世界一點都沒有改變。
Read More 人生如戲,也不如戲高雄市立圖書館李科永分館今年八月邀請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設計舉辦「高中生交通藝術夏令營:街頭藝術行動」。近期在館內展出部分學生作品。雖然只是短期實驗,卻也的確引發洞察。
Read More 步行的環境,生活的質地:也許這個世界終究是要由高中生來拯救的我現在的剪髮頻率大約是每四到六週剪一次。雖然不像年輕時愛漂亮每三到四週就要剪一次,但是時間到了還是得剪。早早約了設計師。邊剪邊聊行業的現況與展望。
Read More 美髮業的現況與展望近日網上熱議的話題之一就是傳統中式精緻餐飲及飲宴文化的式微。我自己經歷過那個時代,長期來看我會說是現代化,而非沒落。很多事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實現。
Read More 中式餐飲體驗:不論老派或現代,都是為了一家人好好吃頓飯在城市內或城際間利用公共運輸移動,在一個行程與另一個行程間,難免遇上需要趕時間的情況。我個人雖然料敵從寬、會儘量預留緩衝時間,但也難免會需要趕一下。我有幾個基本的原則。
Read More 如何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