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心

跨世代溝通是件困難的事。每個世代的成長背景與溝通模式都不一樣,場域特性往往也會阻礙溝通。本文彙整過去四年我在 Twitter 分享的 20 個對跨世代溝通的觀察與建議,分成四類:世代異同、溝通方式、個人經驗、場域特性。

Read More 跨世代溝通

二十四年前當我還是心理系大一新生的時候,親友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你念這個有什麼出路」,而我的回答「想要了解心智如何運作」顯然不能讓大部分的人滿意。通常我會再被問到「了解之後有什麼出路」,然後雙方就進入這種問答的無窮迴圈,直到一方放棄為止。

Read More 心理、溝通與生活

我的新書《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由寶瓶文化出版了。這是一本洞察生活的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從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我自己生活中的觀察,不論是對自我或世界的。這是為我自己以及所有想要持續探索自我、發現世界、認真生活、充實人生的成年人與青少年寫的書。

Read More 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

《時代》雜誌 2006 年的年度風雲人物是每一位 Web 2.0 時代的網路使用者,2010 年則是社群網站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這兩個網際網路社群化的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真實生活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社交的未來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Read More 社交的未來

昨天中午,我步行經過高雄市文化中心。草坪上和平常一樣聚集了嘰嘰喳喳覓食的麻雀,不一樣的是其中有一隻白色的文鳥。牠跟著一群麻雀飛下來,遇到驚擾也跟著飛回樹上。但別的麻雀在樹上繼續嘰嘰喳喳,這隻文鳥卻獨自停在樹梢。這畫面讓我想到人的角色與自我。

Read More 角色與自我

人是社會的生物,有效溝通是工作順利與生活快樂的關鍵。本文彙整 2011 年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關於溝通的想法與觀察,分成「原則」與「心態」兩部分,共 20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 Twitter:@hao520。

Read More 溝通的法則

我討厭所有的社交活動。以下是 2010 年 7 月至 9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一些關於「社交」這事的抱怨與觀察,共 12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怨社交

我從 2007 年開始使用 Facebook,2008 年初開始使用 Twitter,同年年底開始使用 Plurk。三者之中,Twitter 是最主要的發表平台。我會把在 Twitter 分享的訊息再同步分享至 Facebook。至於 Plurk,我不發布訊息,只閱讀朋友動態,偶而參與討論。過去一年,我對三個平台都有一些觀察,也分享在 Twitter 上。

Read More Facebook、Twitter 與 Plurk:我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