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

每次與親友去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店長瓊文都會為每人挑選一本繪本。大家讀完自己的之後再交換著看,然後瓊文還會要我們說說心得。我在閱讀許多繪本的文字部分時經常覺得很吃力,原因是大部分繪本的文字編排都未考慮到讀者的知覺特性。我先解說我注意到的問題,再提出解決方案。

Read More 繪本的文字編排

人的空間知識有兩種:路徑(route)知識與鳥瞰(survey)知識。兩種知識獲得的方式不同,在不同作業的表現也不同。智慧型手機地圖應用或任何適地性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的開發者必須了解這些差異,才能設計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我先介紹兩種空間知識,再以衛星導航與 Google 地圖為例說明認知與設計的關聯。

Read More 從空間知識談地圖應用

大部分高雄人只在學生時期搭公車,成年後有了自己的汽機車就不再搭公車了。原本我也一樣,但捷運通車後開始搭公車轉乘捷運,兩年下來竟也成了習慣。以下是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4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搭公車時的觀察與思考,分成五類:設計、司機、乘客、社群與自己,共 30 則。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Read More 搭公車,在高雄

我從 2007 年開始使用 Facebook,2008 年初開始使用 Twitter,同年年底開始使用 Plurk。三者之中,Twitter 是最主要的發表平台。我會把在 Twitter 分享的訊息再同步分享至 Facebook。至於 Plurk,我不發布訊息,只閱讀朋友動態,偶而參與討論。過去一年,我對三個平台都有一些觀察,也分享在 Twitter 上。

Read More Facebook、Twitter 與 Plurk:我的觀察

2007 年初聯繫高鐵嘉義站與嘉義縣市的嘉義公車捷運(BRT)開始營運時,我就非常感興趣。但因為高雄往返嘉義搭台鐵比較方便,我一直沒搭高鐵去過嘉義。不久前有個嘉義的行程,估算抵達市區的時間,高鐵加上 BRT 比自強號合適,於是我就改搭高鐵。整體而言,這次的嘉義 BRT 初體驗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也讓我對大眾運輸的想法有了些改變。

Read More 嘉義公車捷運(B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