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熱情
「熱情」很多時候會跟「力量」連結,用來推動一些事情。但是這種熱情本身經常是短暫的、爆發性的。一件事真的要能永續,就不能過度依賴熱情。否則到最後自己燒光了都沒改變任何事。
Read More 不要迷信熱情「熱情」很多時候會跟「力量」連結,用來推動一些事情。但是這種熱情本身經常是短暫的、爆發性的。一件事真的要能永續,就不能過度依賴熱情。否則到最後自己燒光了都沒改變任何事。
Read More 不要迷信熱情大部分的人吃鄧師傅都是在百貨公司美食街,或是外帶。很少真正來到中正總店用餐。最近在店內用餐,印象深刻。店內用餐走的是正規的餐館流程,和美食街的門市很不一樣。
Read More 鄧師傅中正總店:內用體驗我這一年來常以料理來比喻步行環境的營造。講著講著剛好遇上 Netflix 播出《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就覺得應該要寫下來。
Read More 料理、步行與人生日前從高雄一日往返南竿。第一次造訪馬祖,也是這些年在國內一日來回最遠的行程。本文彙整開完會到回機場前大約兩小時空檔隨意走走的體驗。兩個小時很短,但我儘量把當下的直覺與洞察記錄下來。(來回交通已記錄於〈馬祖紀行,高雄南竿一日來回(一):長途及轉乘交通體驗〉。)
Read More 馬祖紀行,高雄南竿一日來回(二):女神之島的生活質地我的韓江馬拉松(一天一本的快節奏如果以操場一圈一本來比喻,也許更像是 1500 公尺賽跑)終於來到第四本《白》。這本書非常奇妙,與眾不同。表面是上是小說,實際上是散文,卻又短得像詩。
Read More 韓江《白》:一件同時是詩、散文、小說的藝術品《永不告別》是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韓作家韓江最新(2021)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太美,藝術性比起《素食者》與《少年來了》又高了好幾個層級。韓江獲獎當之無愧。
Read More 韓江《永不告別》:在意識與潛意識、在生與死的交界感受真實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韓作家韓江的《少年來了》以很輕、很柔、很細、很節制、幾乎像是散文的方式,藉由幾位虛構的角色還原光州事件當下的真實情境、心境與體驗,以及長遠的影響。孩子們死了,但韓江要講的是他們在世時的青春與天真。
Read More 韓江《少年來了》:當死亡不再主宰南韓作家韓江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喚起我對其人其作的好奇心。先從三篇前後相連的中篇小說組成的《素食者》開始。作品很有技巧地為讀者製造很多投射的空間,也是最精彩之處。
Read More 韓江《素食者》:也許真正瘋狂的是儒家社會的差序格局高雄捷運岡山站啟用三個月了。我在試營運的第一天來過一次,寫了〈高雄捷運岡山站:體驗與展望〉。上週末再次搭捷運抵達。這次是轉乘台鐵。因為已經正式營運,又是週末,又有了一些新的觀察。
Read More 岡山雙鐵新氣象台鐵正逐漸將上線營運已接近三十年的推拉式自強號的 E1000 車頭淘汰,改由最新的 E500 電力機車推拉。第一組列車由 E501、E502 推拉,九月底正式營運。我有幸於近日搭到。
Read More 自強不息,PP 2.0:台鐵 E500 電力機車推拉式自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