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內第四次來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這回是為了欣賞歌舞館開幕系列活動之一:蒂摩爾古薪舞集《bulabulay mun?你好嗎》精華版。
這是一場由排灣文化轉化而來的現代舞作,演繹牡丹社事件。跨越生與死,連結歷史與現場,融合傳統與當代。
傳統部落的舞步經過高度抽象化之後重組為現代的形式與韻律。中間也演唱了幾段排灣古謠,即使聽不懂仍能感受到情感。不過我當下的確希望能有字幕輔助。
舞者的服裝並非傳統族服,但主色即是排灣族標誌性的紅與黃。寬鬆的布料隨著身體的動作衝擊產生二次韻律,像是海浪翻湧般難以完全控制。彷彿與舞者的肢體對話,又像獨立存在。我很好奇這些織料的材質與設計過程。
來園區看表演的體驗不只是在歌舞館的當下,而是包括之前與之後的全套旅程。
從高雄市區搭公車或捷運到新左營站,轉 511A 到水門,轉 603B 或瑪家 5 路到園區,再搭遊園車到歌舞館,逐漸轉換情境與心境。回程則從水門搭 605A 到潮州,帶著餘韻在屏東多留一會兒,再搭台鐵回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