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在回憶中的水交社

台南水交社二十年前幾乎全拆光,只剩桂子山。原本的水交社只留在回憶中。不過近日我還是走訪了水交社園區與鄰近區域。

Shuijiaoshe

五十年前我住水交社外圍,南門路上、志開國小對面。老家早已拆除。當時志開還是空軍子弟學校,我念遠一點的進學國小。

Shuijiaoshe

每天上學就是越過南門路,從志開旁的巷子穿過整個水交社,再經過台南高商與家齊女中。

Shuijiaoshe

殘存的幾棟建築修得太新,失去了生活感,展館也略顯空虛。近年眷村園區的通病。重新設計的景觀也頗突兀。

Shuijiaoshe

但是空間終究要交給下一個世代。台南舊城區外圍最早都是墓地。之後每個世代重複利用。一層一層,不是疊上去就是換掉舊的。

以前的水交社,現在的水交社,都是不同版本。這樣想,也許好一點。

Shuijiaoshe

我也探訪了水交社南邊的警察新村。當年一位同學家在這裡。這裡尚未拆除,反倒保留更多昔日生活線索,與記憶中的樣子相去不遠。

另一位同學家在南門路開美髮店。那一帶房舍也早拆光了。

Shuijiaoshe

不變的是天空中噴射戰鬥機的聲音。我小時候正是台南一聯隊換裝 F-5E/F 的時期。現在是經國號了。

Shuijiaoshe

這次從台南車站搭公車到南門路與健康路口,步行(藍色路徑)與公共自行車(綠色路徑)探索。最後在台南高商前搭車返程,大致就是童年常走的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