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站 Facebook 最近在台灣大受歡迎,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要玩社交遊戲「開心農場」才加入,種菜也因此成為人們閒聊的熱門話題。熱門到有電腦賣場推出「Facebook 機」,熱門到政府部門要禁止公務員使用 Facebook。我個人積極使用 Facebook 已超過一年,卻從未玩過任何一種遊戲。如果你一定要我跟著流行語說自己在種什麼,我會說我種的是「人」。有點像《駭客任務》,但不是像電影那樣把人當成電力來源,而是當成知識來源。
在平常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中,身邊的人往往同質性都很高。這就是為什麼在 Facebook 上我對於要加我為朋友的請求通常來者不拒,這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一群跟我不一樣的、異質性相當高的人。我最喜歡陌生人的加入,因為通常帶來最多驚喜的就是這群人。他們會說一些我沒聽過的話,做一些我沒做過的事,想一些我沒想過的問題,用一些我不熟悉的觀點詮釋這個世界。因為這些朋友的無私分享,我才有機會看到更寬廣也更多元的世界。
除了學習,我更喜歡在 Facebook 上觀察人。畢竟,察人言行,窺其心理,樂無窮也。如果孟子活在今日而且也玩 Facebook,他大概會這樣說:
「存乎人者,莫良於臉書。臉書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臉書瞭焉;胸中不正,則臉書眊焉。聽其言也,觀其臉書,人焉廋哉。」
每一個人分享的連結、動態與照片、用字遣詞的特性、標點符號使用習慣、對各種遊戲與測驗結果的評論、描述自己與遊戲互動的方式、使用的應用服務類型以及使用的頻率,都是可以讓我推論內在心理狀態的線索。隨著線索的累積,對一個人的了解也會增加。
我也喜歡看著不同圈子的人互動,例如對我分享的動態發表迴響。這有點像是培養皿中不同族群的微生物聚在一起,看起來就很有趣味,因為這在實體的世界很不容易發生。而看著不同的人對我關切的某件事分享觀點,對照這些之間的異同,也可以幫助我更了解這些人。
個體之上,人際網路也是觀察的重點。新朋友加入後與舊朋友間共同朋友的變化,或是朋友動態的迴響中不在自己朋友清單中的熟面孔,都是透露這個複雜人際網路特性的線索。在此處你能夠更清楚觀察人際網路,對人際網路的了解又能夠回過頭來幫助你了解人際網路中的個體。
所以我說我在「種人」。就像是我擁有一個大培養皿,每加入一個朋友就像是在培養皿中加入一種特定的微生物。然後,你可以定期觀察培養皿中的生態。隨著觀察經驗的累積,你會發現你開始可以預測一些事,但又總是會有不確定性。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那種感覺也很像在看《Lost》。總是會有一些線索幫助你了解一個角色,但也總是會有驚喜。一群有著不同背景、帶著不同動機的人、在不同時間點來到小島,過去經驗的影響必然會影響當下對環境的理解以及與環境的互動方式。而當你以為已經熟悉這群人時,總是又會發現新的、有趣的角色。
我當然也不會放過了解使用者體驗的機會。除了是我的培養皿與《Lost》,Facebook 也是我的使用者體驗觀察室。
Facebook 可能是全世界最複雜的網路服務,不論是功能與介面。這幾年,它的使用者群從早期的網路重度使用者擴展到一般使用者。這樣的演變是所有自稱或被稱專家的人(呃,包括我在內)之前都沒有猜到的。很多使用者一輩子都沒有使用過這麼複雜的網路服務,他們的理解、學習與使用歷程讓我感到相當好奇。藉由觀察使用者的活動,我也已累積了一些初步的發現。
延伸閱讀(T客邦):Facebook、微網誌,網路使用大調查結果公開(上);Facebook、微網誌,網路使用大調查結果公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