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吵一點反而好:公共運輸上的社交是健康社會的日常

大家都知道,上學與放學的學生是兩種模式。上學路上百般不願,放學路上活力四射。日前我恰好在兩個時段搭公車,對比鮮明。

Bus

第一趟是清晨六點從林園發車的高雄客運 8001,載著林園與大寮的高中生進市區上課。後面幾位應該是接近起站上車同學都在補眠。五點多就得起床出門搭車,一定睡眠不足,真是辛苦。車廂很安靜,卻也很抑鬱。

Bus

第二趟是下午四點半的市區公車,整車剛放學的國中生。同學們笑聲不斷,聊個不停。其他乘客也感染了青春的活力。這樣才健康。

Bus

很少有人比我更頻繁在各地搭乘各式公共運輸。車廂既然是公共空間,就會有人的活動,也就一定會有聲音。與其試圖把別人規訓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或帶著偏見看世界,不如學會感受與觀察,從中獲得價值。

每一趟車都是世界的樣本。車上的「他們」其實都是「我們」。不是在同一站上車,就是在同一站下車,或者共同搭一段路。

多年來我的體會就是:許多時候,對人生與世界的靈感與洞察,都來自那些真實、充滿人味的車廂裡的、同車的「我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