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台灣早已不只是咖啡館,而是社區的交誼廳,現代化的廟口。它從都會區一路開到小鎮,從早年的文青風轉型為社區日常的聚會場所。
走進任何一間星巴克,尤其是小城鎮的,你會發現客群非常多元:
- 65 歲以上的高齡,男女都有。女性很自然。連高齡男性都選擇在星巴克社交,這很不容易。
- 45~65 歲的中高齡。組合有情侶、配偶、同事或親朋好友。
- 跨代家庭。各種組合都有:中年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祖孫,橫跨三代。
- 青壯年。年輕人當然還是有的,多半是來社交,但也有人來約會或工作。
- 青少年。相當多青少年來社交、念書或是寫功課。
能同時照顧這麼多客群,非常不容易。即使你自己不做生意,身為消費者也感受得到它的厲害。
星巴克賣的從來不是餐飲,也不是許多人愛說的「體驗」,而是一個機會:讓你和在意的人共享一段交流時光的機會。
透過這段時間,你們強化情感聯結,加深彼此理解,維繫家庭價值,守護珍貴友誼,身心得到安頓。這是你們共創的價值,比餐飲與空間體驗的價值高出上百倍。
真正的價值永遠在產品與服務場域以外,在人與人的關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