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的野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瑪家,是一座佔地 82 公頃的野外博物館。多年未訪,記憶模糊。週末從高雄搭公車過來舊地重遊。在園區停留五小時,逛不完但已經印象深刻。下次還要再來。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文物陳列館

園區入口兩側分別是文物陳列館與八角樓特展館。前者是常設展,後者是特展。兩個展都必看!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第一個主題就是「tima sum 你是誰」。這是個精準的起點。從和族人的關係之中認識自己,以及從和他者的互動之中重新找到自己。然後一路串連九個主題。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常設展去年年底才重新策展,主軸是「nutjaivililj 以後的以後」。不是舊式的、抽離脈絡的文物展示,而是從生活中的器物、服飾與祭儀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也是自我的探索與認同。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這個展我們看了整整一小時。

八角樓特展館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本期特展《娪語》展出女性與跨性別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各種媒材與形式的作品,藝術家詮釋在多重的文化弱勢之下對自我與世界的觀察、感受、探索與想像。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現場的解說員以自身成長經驗為我們解說作品。例如在看東冬·侯溫探討性別認同的行為藝術時,她說到家鄉只有國中,上高中就得離家,就會在不同族群組成的班上因語言與生活習慣不同遇到霸凌。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在看馬郁芳的〈摩登原始人〉系列時,她也說到自己少女時期愛漂亮,身上也許穿族服,但腳上一定要穿一雙高跟鞋,不管搭不搭。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這個展不大,但是非常濃縮。我們停留了半小時。

娜麓灣區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歌舞節目一天三場。我們看的是上午十點半的〈泰雅族-泰雅慕情〉。音樂與舞蹈表演的同時,也透過字幕介紹這些表演背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脈絡。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第一首創作歌曲是我最喜歡的。歌詞大致描述一個青年面對文化被破壞、家族分裂、父母爭執這三重衝突時的心境。那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宣言,也為觀眾的體驗定錨。這不是娛樂,而是一趟學習、反思與發現之旅。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這首歌一直讓我想起電影《哈勇家》裡那個三代同堂泰雅家庭的故事。家家有個難解的結,但不管解不解得了,家經常還是我們最終的依賴。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全新歌舞館即將於五月中試營運,將為觀眾帶來現代的表藝場館規格與體驗。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園區內唯一的餐廳也在這裡。經常有團體包場,但還是會有空桌。一般遊客吃個飯應該是不至於沒位子。我們吃雙人套餐,有阿拜和吉拿富,520 元。

塔瑪麓灣區與富谷灣區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塔瑪路灣區與富谷灣兩區是戶外展示區。以原住民傳統建築為主,在自然環境中完整呈現聚落風貌。兩區也都有各種體驗活動。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兩區都依著地勢展開,範圍不小。屏東的夏天極熱,務必準備防曬措施。也要帶水壺補水,各區皆有飲水機。如果有習慣的手杖,也可以帶著。活動程度基本上是戶外健行的等級。山區午後會有雷陣雨,記得要帶傘。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兩區都需要行走不少階梯,沒有坡道。對於體弱或行動不便者會有一點挑戰。但這也是園區先天的限制。參觀就隨緣,走一小段也好,不必勉強走完全程。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園區有免費遊園車在各區巡迴。車輛外觀都很有特色。但大部分遊園車沒有無障礙設計,嬰兒車或輪椅會有一些不便。

遊程規劃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靜態的常設展與特展因為就在門口,可以排在剛入園或離開前。這兩個展我們從下午 13:00 逛到 14:30,然後慢慢走去等公車。

歌舞表演也是。可以排在剛入園或離開前。例如我們 9:45 入園,搭遊園車去看 10:30 的場次順便用餐剛好。座位有限,記得提前上網預約要看的場次。

戶外區理論上儘量排在不熱的時段。但是屏東白天沒有不熱的時段,所以也就不要挑時段了。主要還是防曬做好,水帶夠。

門票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全票 150 元。可以刷卡或各種電子支付。還有一台自動售票機。我是直接在售票機買票,掃 LINE Pay 付款。門票是熱感應紙印的 QR 碼。掃碼入園。

交通

Taiwan Indigenous Culture Park

從高雄或屏東搭乘公車或客運到水門轉運站,再搭往園區的公車。轉運站到園區不遠,但這段路步行不便。

轉運站往園區的公車不多:南嶽山城的幸福瑪家 5 路一天三班,每日行駛(建議先預約)。高雄客運的 603B 一天六班,僅假日行駛。平日園區亦提供上下午各兩班往返轉運站的接駁服務,但要先預約。

我自己的交通體驗:〈屏東原鄉的門戶,最美的轉運站:水門轉運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