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紀行,高雄南竿一日來回(一):長途及轉乘交通體驗

日前從高雄一日往返馬祖,既是初次造訪馬祖,也是多年來我的國內一日來回目的地最遠的行程,單程接近六百公里。主要是出席會議,會後兩小時空檔隨意走走看看。本文記錄來回交通體驗,在地體驗另文彙整。

Matsu

交通總覽

去程

Uber 小黃(10K):出發 5:00 – 高鐵左營站 5:20 (Google Pay)
高鐵 300 次(340K):左營 5:50 – 台北 7:44 (手機 QR 碼票證)
台北捷運(5K):台北車站 7:53 – 松山機場 8:13 (一卡通)
立榮航空 B7 8755(201K):松山 9:25 – 南竿 10:20 (手機 QR 碼登機證)

回程

立榮航空B7 8766(201K):南竿 17:30 – 松山 18:20 (手機 QR 碼登機證)
台北捷運(5K):松山機場 18:29 – 台北車站 18:52 (一卡通)
高鐵 157 次(340K):台北 19:31 – 左營 21:05 (手機 QR 碼票證)
高雄市公車 (10K):高鐵左營站 21:10 – 返家 22:00 (一卡通/TPASS/MeNGo)

立榮航空

Matsu

眾所皆知,馬祖行程最麻煩的是機票。各方時間都敲定了,買不到機票也沒轍。即使有了機票,天候影響也未必去得成或是回得來。這次行程已經兩次因為颱風延期。前幾天又遇上阿共軍演,還好沒有影響。

延到十月也有好處。十月過了霧季,航班取消率低,不太會回不來。

松山機場我好多年沒來過了。最近一次搭國內線是 18 年前,那時還在第一航廈。那次從台北市區搭小黃趕最後一班回高雄的班機,下車後跑去報到,跑去安檢,再跑去登機門。每個工作人員都跟我說「你要跑一下」,字面意義用跑的。我是最後一個登機的乘客。

現在的松山機場國內線航廈是原本的國際貨運站,很小,就像……台北轉運站的一層。尤其搭機要由登機門搭接駁巴士前往停機坪,還真的很像國道客運。

立榮松山飛南竿的機型是 ATR72-600。之前從高雄搭華信飛澎湖和金門也是一樣的機型,所以很熟悉了。這次選第 3 排的座位。立榮很有意思,第 3 排後面是第 5 排,避開了 4。但華信是有第 4 排的。

前排座位的視線幾乎都會被發動機擋住一些。但是我還蠻喜歡第 2、3 排可以看到一點點螺旋槳的風景。再往後面幾排,直接坐在發動機旁,噪音就會非常大了。

這幾個月搭機都在前一天線上選位(華信比較嚴格,24 小時前才開放;立榮稍微寬鬆一點),而且選擇電子登機證,省去現場報到劃位的麻煩。

高鐵

Matsu

去程搭的是左營 5:50 發車、7:44 到台北的第一班高鐵。只有這班車才接得上松山往南竿的班機。八月底去宜蘭也是搭這班車到台北轉國道客運。一回生二回熟,很習慣搭這班車的節奏了。

單看交通節奏,以台北為轉乘點,很接近八月底從高雄一日往返宜蘭那次(〈高鐵一日生活圈:高雄⇄宜蘭(極限版)〉)。宜蘭畢竟交通便捷,同樣出發時間可以 9:20 就抵達。但是換個角度看,10:20 就能抵達更遠的南竿,銜接已經很順暢了。

回程 19:31 的高鐵正好是晚餐時間。我搭捷運回台北車站大約晚上七點。高鐵便當賣完了。我走去 B1 台鐵便當本舖碰碰運氣。櫃台前剛貼了「便當已售完」,但是其實還有一兩個 80 元排骨便當。我買到最後一個。

凌晨 5:00 出門一整天,說真的的確有點累了。買到便當心情就很好,上車慢慢吃。後來又跟推車買了杯熱茶。高鐵上的熱茶是相當療癒的。暖胃又暖心。

高鐵車廂對我來說就是家的延伸。一早出門搭高鐵,就覺得還沒離開家。回程進到高鐵,就覺得回到家了。所以雖然同樣的行程比起台北人要多這一段車程,我是覺得並沒有增加什麼負擔。

台北捷運

Matsu

這幾年的行程比較常搭淡水信義線。習慣了在中正紀念堂的平行轉乘,忠孝復興跟著人潮一直上樓下樓就覺得很厭世。去程過了尖峰時段,倒是還好。一定沒位子坐但不至於上不了車。回程正好是下班時段,就比較擠。在板南線月台要多等一班車才上得去。

高雄 Uber 小黃與公車

Matsu

要搭 5:50 的第一班高鐵,5:00 就要搭小黃出門,3:20 就要起床。之前在〈早起的藝術:我如何學會享受高鐵一日生活圈的北高時差〉說過,我的起床時間固定是發車前至少兩個半小時。睡眠當然不是太好,但久久一次也還好。

這個時間搭小黃,上次叫 LINE GO,這次叫 Uber,體驗都不錯 。夜間加成車資超過 300 元。剛好都有 50 元優惠券可用,不無小補。

晚上高鐵返抵抵達左營站之後則是搭公車回家。不是太晚,還有公車。而且走出高鐵站,公車剛好來了。一分鐘都沒等到就上車了。省去搭捷運的大量步行,或是 YouBike 銜接。

北高時差

若以松山機場為起訖點,對台北來說,大致跟上下班時間同步。從高雄出發,前後就要再各加三小時。高鐵通車以來我已經很習慣這一段時差了。那是跟自己相處的時間,以及空間。

延伸閱讀